喀什的高台民居

2024-11-03 21:33:45

        如果你听说“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这句话,你就一定会走进喀什,了解喀什的前世今生。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是我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241012日,我到了喀什,最心心念念的地方就是古城的高台民居。午时来到这里,一个独特造型的建筑映入眼帘,仔细观赏,才发觉其装饰图案和文字,源于尼雅遗址的珍贵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这件文物不仅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的繁荣历史,也证实了各民族在两千年前的深度交融,一眼千年,彰显出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

  喀什的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古城东北端,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高台民居,维吾尔族语“阔孜其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她诞生于800多年前的喀喇汗王朝时期。这里曾生活着600多户人家,历经世代聚居,繁衍生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原生态历史街区,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

  古城民居是文化的沉淀,存储了巨量的历史信息,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和智慧结晶,喀什市在2009年启动了对喀什老城景区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去的改造保护。在改造搬迁之前,高台民居里生活着600多户人家,还有几户古老的土陶作坊。改造开放后的高台民居,虽然已经呈现出商业化的模式,依然可以了解维吾尔族的风情文化,可以参观商店街、铁匠铺、土陶坊、木艺馆等20多种非遗文化及其产品。

  这里的房屋依崖而建,经过千年历史的发展,高崖上形成了奇特的民居建筑。在这里,维吾尔族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可以看到两层楼,三层楼,甚至高达五六层的建筑痕迹,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众多条小巷。

  沿着街巷行走,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走到一个巷口,以为没路可走,再走几步便又是一条小巷,给人以惊喜。各种不同的院落,有的大、有的小,地形高低不同,空间利用也多有不相同。这里极小的空间里,还种植了花卉,维吾尔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他们把花看作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征。

  高台小巷除了民居奇观外,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原始泥土手工制作陶器的土陶作坊。土陶是当地的一大绝技,大约在800年前有一个烧制土陶的匠人首先发现了“色格孜”土,于是就在土崖上建造了第一个土陶作坊,在这里,游客也可以体验一下制作土陶的乐趣。

  登上古城的观景台,俯视这片土地,可以清晰地看出这里居民区的布局。改造后的古城,有的房屋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已经整修一新,有的房屋还在改造加固中,有的房屋已有明显的倒塌。

  目前,高台民居景区定位具有维吾尔族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在进行整体性保护提升的基础上,植入文化旅游业态,实现古建筑的活化,提升古城功能,激活古老的文明,形成高台民居自身特色的生活方式。

  穿梭于这片建筑群中,可以看到记忆中的打铁工艺,可以看到父辈们抽过的莫合烟,也可以在这里喝一杯咖啡,任思绪回到几百年前。走出高台民居时,我不由地回头再看一眼这里的民居,感叹这里的人们居家生活的智慧。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