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文化底蕴的西公园

2024-05-28 21:53:54

  初夏时节,我来到乌鲁木齐西公园,这里不仅有宜人的自然环境,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0多年前,此处是一片杂乱无章的林地,林地里有泉流汇集成湖沼,俗称“海子”。1887年刘锦棠将湖面四面取直,使之清澈若镜,改称“鉴湖”,意为澄清可鉴。因地处迪化城的西面而得名,即西公园。听我老爸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他来这里时,西公园就是围绕这一湖池水而建,之后向南扩建,渐渐成为占地450亩面积的公园,现在也叫人民公园。

  我从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南大门进入,抬眼可见一尊手握钢枪的解放军战士铜像,铜像虽不大,却拉满了历史感。1949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开始进军西北,8月,中共中央提出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张,并派出人员赴新疆做促进和平解放的工作,925日新疆宣告和平解放。为稳定局势,巩固国防,第一野战军从1010日起,由甘肃省酒泉、玉门等地向新疆进军。新疆和平解放和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对实现民族团结,加强边疆建设巩固国防,产生了深远意义。

  城市雕塑,就像我们历史书上的插图,记录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这尊铜像原在北门处,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北门环岛交通改造,便迁移到这里。在解放军铜像左手向西,是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建于1956年,纪念为了新疆的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各族人民,周围的宣传栏里介绍着为新疆解放,做出贡献的林基路,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事迹。

  沿着公园西环路向北行走,两边的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走在这里,你很难想象这是古人笔下“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新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一座座戈壁绿洲拔地而起,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

  过了福园,便可见岚园。纪晓岚因“泄露朝廷机密”罪,被遣戍新疆,1918年为纪念纪晓岚,修建了“阅微草堂纪念馆”,现在的岚园就是在此基础上修扩建的,里面有从《乌鲁木齐杂诗》中精选110首作为“岚园”杂诗组成碑林,中国现代106位著名书法大家留下了墨宝。岚园中心的石刻小塔“文宗之塔”矗立当中,塔上八个面,分别有八块浮雕,形象地展示了纪晓岚的生平大事。

  岚园东北边就是鉴湖。中国有两个鉴湖,一个在绍兴,鉴湖女侠秋瑾的出生地,另一个在乌鲁木齐的西公园。鉴湖里有个湖心岛,岛上的湖心亭,有上百年的历史,几经修茸,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野鸭水中悠闲,游客泛舟湖中。鉴湖的北边,是公园的北大门,紧临西大桥,与红山公园对望。鉴湖的南边是丹凤朝阳阁,是乌市现存唯一的两层传统建筑。辛亥革命后,新疆都督杨增新时期,开始扩建公园,于1918年至1922年间,从北京、天津两地请来能工巧匠,按照北京太和殿的殿阁式样,耗资数十万元修建了“丹凤朝阳阁”等古典式建筑。

  19375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余部进入新疆迪化(乌市),其中一部分官兵就住在朝阳阁内。1959年,朱德委员长视察新疆期间也来过朝阳阁。朝阳阁是乌鲁木齐百年风云“见证者”,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朝阳阁广场有一尊李白雕像,我不知道诗仙李白,有没有过乌鲁木齐,但他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等诗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出生于碎叶城的李白,青年时代有没有可能游历过这里,还进一步需考证。

  沿着平坦东环路往南回走,有一渠水缓缓流淌,这就是著名的和平渠。1946年,当时的新疆省府主席张治中决定开办新疆军垦处农场,为此要修一条渠,为表达希望“和平、统一”的治新纲领,张治中建议将这条渠命名为“和平渠”。

  顺着和平渠来到公园的东门,河滩公路映入眼帘,耳边传来车来车往的声音。这条在乌鲁木齐河中游的干涸河床基础上改建成的公路,是贯穿城市南北的交通主动脉,每天有超30万辆各类车辆通行。站在跨越河滩公路的天桥上,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感受城市的日新月异。

  沿着公园徒步健身道漫步,人们以不同的文化娱乐方式,让公园洋溢着和谐的气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游客来说,西公园既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地方,也是一个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此时公园里的各种花朵争相斗艳,沙枣花香弥漫,古色古香的长廊,凉亭隐在绿树丛林中,我想起曾经的顺口溜:“红山嘴子海子沿,塞外风光胜江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