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婆婆

2024-03-06 18:13:35

        婆家在皖北的一个小村子,我第一次见婆婆,是与丈夫领证后,从大西北回去看望公婆。

 心大的婆婆

  我们不远千里回去,到家里时,已是徬晚,婆婆在院子里,我叫了一声,婆婆说,一路辛苦,快喝汤吧,婆家那里吃晚饭,都是说喝汤。的确,那次没有买上卧铺票,我们一路火车硬座,再换汽车,最后二哥开着三轮车去五里之外接我们,一身的疲惫,一身的尘土。喝罢汤,条件较差,也无法冲澡,就想早点休息,就悄悄问姑姐,我们睡哪里?婆婆听见了说:你们去三哥家,他家条件好,也干净,让他们给你准备床铺。于是我们就到三哥家,临时支起了一个简易的床。四年后,我们带着儿子一起回去看公婆,还是住在三哥家,只是加了两块板子,把床扩宽了而已。

开朗的婆婆

  丈夫是婆家最小的孩子,我进婆家门时,公婆已年过花甲,二哥和二嫂照顾着他们,婆婆不太操心衣食住行的事情,我们四年回去探亲一次,每次暑假回去,姑姐哥嫂都回到婆婆家,最温馨的画面就是,一大家子人在院子里,围坐在一起说笑,婆婆常常聊起她年青的事情和孩子们小时候的故事。记得她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徐州会战时,家里种了黄萝卜,放到菜窖里,打仗的时候,她们就是靠一窖的萝卜度日。

爱玩的婆婆

  婆婆活到九十多岁,晚年生活属于中上水平,三子两女皆健康,10个孙辈均安稳。花甲之年选择居住安徽老家农村,一座小院、几棵老树、一口水井、一片菜地,养鸡种花,安安稳稳地享受晚年生活。婆婆的性格开朗大度,庭院也收拾的干干净净,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婆家玩,婆婆喜欢打牌,80多岁的时候,还能清晰地在麻将桌上算出输赢,可谓悠哉乐哉。

坚强的婆婆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特殊时代,公公被迫远离故土,来到西北。婆婆顶着巨大的压力生活,直到有一天收到公公的来信,连夜带个五个孩子爬上火车,几经周折找到公公,在西北生活了18年后,公公得以平反,他们又居家回到故土。婆婆85岁时,突然脑淤血半身麻木,但她硬是积极锻炼,每天忍着疼痛坚持做康复动作,半年后,可以在院子里缓慢踱步。

坦诚的婆婆

  我跟老公第一次回去,婆家并没有向我想像地给举办婚礼。后来,回去几次后,我才知道:丈夫大学毕业那年,公婆都希望小儿子回到他们身边工作,也给儿子物色了一个女友。奈何,儿子没有回去,与我在西北成家。这些年,婆婆看着小儿子生活的挺好,也就放心了。知道这件事后,我就与婆婆调侃到,我和你选定的儿媳妇哪个好?婆婆开心地说:还是你好。

  如今,婆婆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她慈祥的目光,爽朗的笑声,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恍如昨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思念婆婆 后一篇:三月五日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