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是记忆中最惬意的一个春节。无论是年少还是年长,我都是宅家过春节,不是在自己家就是在父母那里,直到春节小长假结束。我喜欢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谈天说地。更喜欢闲暇之余出去走走,看看风景,换种心情。
春节承载着团圆、喜悦和期盼。今年三十,姐姐一家来我这,更添了热闹。最喜庆的是,不满两岁孙子辈的小宝宝,冷不丁地走到人跟前,拱手就来一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超级可爱。除夕也是我和姐姐的生日,外甥女和女婿送来腊梅花,儿子和儿媳妇买了蛋糕,满满的氛围感,让除夕更加温馨。
大年初一清晨,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年第一天吃饺子,是我记忆中唯一不变的早餐。天气超级给力,暖暖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过来,温暖如春的感觉。早饭后,我们驱车去20公里的灵香山景区。
相传,很早以前西域有个劫国(今新疆昌吉市北),劫王的三女儿叫妙善,就是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小城昌吉因此也是观音故里。这里有一种旷野之美,岁月匆匆又一春,我默默地祝愿天国里妈妈一切安好,祝愿家人健康快乐,祝愿国泰民安。
初二,我和姐姐一家一起回娘家,看老爸。今年,四个姊妹两省四地能聚在一起,很难得。十几口人,分两桌饭菜,围着老人,围着小孩,说着过往的糗事,其乐融融。
初三早九点,我们驱车600多公里,下午五点来到哈密,婆家大哥大嫂在这里,他们年近七旬,身体不错。哈密这几天比较热,窗户都可以大开着。
初四,我们驱车去诱人的哈密大海道,这是已知的14条古丝绸之路中最隐秘的一条,这里拥有中国最雄壮的雅丹地貌,这是我国唯一一条可以合法穿越的无人区。大海道起止于敦煌到吐鲁番,始于汉代,唐宋以后趋于落寞。哈密大海道是其中的一段路程,位于广漠空旷的“噶顺戈壁”上,这里在历史上称“八百里瀚海”。
初五,早饭吃罢,我就在哈密市区溜达,去参观了哈密回王府,这个始建于1705年,历时7年修建而成,融合了多民族的建筑风格,是新疆当时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风格最独特的宫廷建筑群。可惜的是被火焚毁,尽管是翻修仿造的,依旧可以看出“西域小故宫”的辉煌。
顺便参观了回王墓和博物馆。哈密市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东边为中原亭榭式建筑,汉文化因素较浓厚,西边采用伊斯兰建筑风格,即攒尖顶式风格,中间有很多小圆,体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下午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这里记录着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斯人已逝,但志气长存,精神永驻。
初六,我们开始返程。途中必经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城吐鲁番,这里旅游资源景点多,且比较集中,我们选择了一座石窟和一座故城。
家喻户晓的火焰山里,有一条沟叫木头沟,那里有一个千佛洞,叫柏孜克里克石窟,它是新疆古代留存下来的著名佛教遗迹之一,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这里曾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石窟随之衰落,壁画遭到损毁。更遗憾的是,在1904年至1913年间,90%的壁画被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4个探险队切割下来,分批运出国去。
参观石窟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动乱是祸,如果那时国家强大,石窟绝对不会沦落如此地步。团结是福,各民族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
距离石窟十几公里的地方,就是高昌故城,这是一个与楼兰故城齐名的地方。高昌故城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4世纪是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历经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左右。
物质性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昙花一现的,哪怕是有千年历史的中心城区,或因战乱,或因自然条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高昌故城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行走在古城的遗址里,仔细寻找遗留下来的印记,挖掘每一处残垣断壁都深藏着的故事。如今繁华已逝,只有满目的苍凉,这些残墙断壁,依旧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拥有3万多人的城市,曾经的辉煌。
初七,居家休整,简简单单的饭菜,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年,就这样,隆重而来,悄然而去。 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
惬意的春节
龙年春节,是记忆中最惬意的一个春节。无论是年少还是年长,我都是宅家过春节,不是在自己家就是在父母那里,直到春节小长假结束。我喜欢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谈天说地。更喜欢闲暇之余出去走走,看看风景,换种心情。
春节承载着团圆、喜悦和期盼。今年三十,姐姐一家来我这,更添了热闹。最喜庆的是,不满两岁孙子辈的小宝宝,冷不丁地走到人跟前,拱手就来一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超级可爱。除夕也是我和姐姐的生日,外甥女和女婿送来腊梅花,儿子和儿媳妇买了蛋糕,满满的氛围感,让除夕更加温馨。
大年初一清晨,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年第一天吃饺子,是我记忆中唯一不变的早餐。天气超级给力,暖暖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过来,温暖如春的感觉。早饭后,我们驱车去20公里的灵香山景区。
相传,很早以前西域有个劫国(今新疆昌吉市北),劫王的三女儿叫妙善,就是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小城昌吉因此也是观音故里。这里有一种旷野之美,岁月匆匆又一春,我默默地祝愿天国里妈妈一切安好,祝愿家人健康快乐,祝愿国泰民安。
初二,我和姐姐一家一起回娘家,看老爸。今年,四个姊妹两省四地能聚在一起,很难得。十几口人,分两桌饭菜,围着老人,围着小孩,说着过往的糗事,其乐融融。
初三早九点,我们驱车600多公里,下午五点来到哈密,婆家大哥大嫂在这里,他们年近七旬,身体不错。哈密这几天比较热,窗户都可以大开着。
初四,我们驱车去诱人的哈密大海道,这是已知的14条古丝绸之路中最隐秘的一条,这里拥有中国最雄壮的雅丹地貌,这是我国唯一一条可以合法穿越的无人区。大海道起止于敦煌到吐鲁番,始于汉代,唐宋以后趋于落寞。哈密大海道是其中的一段路程,位于广漠空旷的“噶顺戈壁”上,这里在历史上称“八百里瀚海”。
初五,早饭吃罢,我就在哈密市区溜达,去参观了哈密回王府,这个始建于1705年,历时7年修建而成,融合了多民族的建筑风格,是新疆当时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风格最独特的宫廷建筑群。可惜的是被火焚毁,尽管是翻修仿造的,依旧可以看出“西域小故宫”的辉煌。
顺便参观了回王墓和博物馆。哈密市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东边为中原亭榭式建筑,汉文化因素较浓厚,西边采用伊斯兰建筑风格,即攒尖顶式风格,中间有很多小圆,体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下午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这里记录着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斯人已逝,但志气长存,精神永驻。
初六,我们开始返程。途中必经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城吐鲁番,这里旅游资源景点多,且比较集中,我们选择了一座石窟和一座故城。
家喻户晓的火焰山里,有一条沟叫木头沟,那里有一个千佛洞,叫柏孜克里克石窟,它是新疆古代留存下来的著名佛教遗迹之一,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这里曾是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回鹘高昌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石窟随之衰落,壁画遭到损毁。更遗憾的是,在1904年至1913年间,90%的壁画被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4个探险队切割下来,分批运出国去。
参观石窟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动乱是祸,如果那时国家强大,石窟绝对不会沦落如此地步。团结是福,各民族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
距离石窟十几公里的地方,就是高昌故城,这是一个与楼兰故城齐名的地方。高昌故城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4世纪是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历经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左右。
物质性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昙花一现的,哪怕是有千年历史的中心城区,或因战乱,或因自然条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高昌故城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行走在古城的遗址里,仔细寻找遗留下来的印记,挖掘每一处残垣断壁都深藏着的故事。如今繁华已逝,只有满目的苍凉,这些残墙断壁,依旧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拥有3万多人的城市,曾经的辉煌。
初七,居家休整,简简单单的饭菜,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年,就这样,隆重而来,悄然而去。 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