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娘家过大年

2024-01-21 22:18:45

        那年八月我结婚了,年底快过春节时,老妈对我说:今年春节你应该去婆家过。我说:婆家在皖北太远了。老妈说:他大哥家近,你们去他大哥家过年吧。我说:为什么呢?他大哥家也有几百里路程呢。老妈说:你结婚了,就应该与婆家在一起过,否则邻居们会说闲话。我虽不情愿,还是听从了老妈的话。

  老妈是遵从传统习俗才这样提醒我的。出嫁的女儿通常会在除夕留在婆家,与家人共度佳节。这一习俗源于一种观念,即出嫁后的女儿不再是娘家直系亲属,而是成为了夫家的家庭成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嫁的女儿被视为外人,因此在传统上不应在除夕这一天回娘家。

  于是,在年三十我们坐火车来到哈密,与大哥一家过春节。虽然大哥一家非常热情,吃住都安排的都挺好,可我一直都是跟着老妈过年,总觉得没有吃老妈做的年夜饭,就不像过年。丈夫看出我的心思,我们决定,在大年初一晚上,连夜坐火车赶在大年初二回娘家。

  从来就没有出过远门的我,根本不知道过年回家的路上,买票有多艰难,大年初一所有的火车票早都没有了,看到这种情景,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丈夫赶忙安慰我说:没有火车票,我们就坐汽车回。于是我俩赶紧跑到汽车站,可汽车票也售罄,转身准备离开,就听丈夫说:你等等,我再去问问。

  十分钟后,丈夫说:有可能要加一趟夜班车,天气太冷,你先回去,我在这里排队。我说,我们一起等票吧。这时大哥大嫂赶过来挽留道:就在这里再住几天,票也许就不紧张了。丈夫说,丈母娘是一个很讲究的人,我们能回去最好回去,毕竟初二回娘家,有这个习俗。排了两个多小时队,终于拿上一趟夜班车的票,我高兴的准备跳起来时,才发觉脚都冻的没有感觉了。

  初一晚上,吃过晚饭,又聊了一会家常,我们来到车站。晚十点乘夜班车出发乌鲁木齐。我是第一次做夜班车,四周漆黑一片,难免有些紧张害怕,无法入睡。深夜车停了下来,司机下车,我们一车人在车上干等,谁也不说话,车上一个小孩的一声哭泣,搞得气氛更加紧张,好在二十分钟后车辆继续前行。后来才知道,长途汽车中途需要进行休息和加油,停车不仅是一种必要的行车操作,更是一种保障乘客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举措。

  大年初二早五点,安全抵达乌鲁木齐汽车站。天黑漆漆的,好在城市有路灯照着,娘家距离车站也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悄悄地上楼梯,还没敲门,老妈就打开了家门,我一下子愣住了,老妈一直在等着我们。我赶忙说:老妈你没睡觉啊。老妈高兴地说:你结婚了,第一次离开老妈去婆家过年,我担心你们路上受苦,给你们热了饭,先吃一点暖和暖和,再睡会觉。

  在老妈的思维里仍然盼着,大年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回到娘家给父母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通常把这一天称之为走娘家,也称为迎婿日

  初二回娘家的由来有一种说法,出自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的第四女安庆公主出嫁后,在除夕偷跑回皇宫,央求朱元璋及孝慈皇后让她留下过年,朱元璋未许,没想到初一清早安庆公主又再度入宫,令朱元璋勃然大怒,赐给她一副对联羊跪乳,媳敬婆、横批是天经地义,要她先向公婆拜年,初二才可以回宫。民间就跟随朱元璋圣意,初二回娘家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习俗。

  老妈是旧时过来的人,为人谦和,非常讲究礼节,我去婆婆家时该做什么,不该说什么都交待清清楚楚。第二年我们有了孩子,老妈说,新时代了,也不讲究那么多了,你们带着孩子,路上受罪,就别跑来跑去了。从此我们一家三口一直就在娘家过年,而我的两个妹妹,距离婆家都不远,她们还得回婆家过大年,初二都回到娘家,热热闹闹过初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