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去龙脊
2024-01-20 21:20:31
我的家,在天山脚下的昌吉市,属于乌鲁木齐半小时经济圈内的一座县城,被誉为首府的后花园。距离我家最近最吸引眼球的丹霞地貌,是一个叫龙脊的地方,看到友友们拍摄龙脊的照片,怦然心动,家有美景,何须远行。
四月的江南早已是柳绿花红,但在西北边陲,山体才开始泛青,阡陌才开始播种,春风虽过玉门关,柳绿花香未到时,只有那万年永恒的丹霞色彩,是最诱人的一抹色彩。于是,我与友友们相约,早九点在世纪大道与哈密路口集结,去目睹龙脊风采。
龙脊在昌吉市城南,距离市区40多公里处的山里,路程并不远,不通车,只能自驾或者骑行,我们选择了后者。这段路况较差,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砂石路面行走,需要一定的骑行能力和技术水平,一路慢上坡也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勇气。无限风光在险峰,很多人选择骑行这里,也是想骑行虐一把,找找“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四月是牧民返场季,一路上遇到成群的牛羊,羊群里许多幼小的羊羔跟随在队伍里着实可爱,咩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远处山体有着一副“远看山色近却无”的诗意。
进入山里,凉风习习,虽然很是惬意,但骑行在十余公里的沙石路,且是慢上坡,着实费力,我们骑一会就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接着骑行。有人说:心寻美景,这点困难都不是问题,队伍里没有一个人退却,坚持骑车前行。
三个小时后,我们来到龙脊脚下,要推着车子才能爬到龙脊。这个坡虽不长,都非常陡且窄,推不了几步,就开始喘气。有骑友说笑道:这那里是人骑车,简直就是车骑人。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不退却,奋力向上爬行。沿途的一种小黄花盛开了,刺梅花的枝头也冒出了嫩芽,鼓励着我们前行。
终于登上龙脊,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声,被眼前的景色震撼着。这里仿佛是上帝的造景台,一不下心倾斜一下,造出“红”“抖”最典型的丹霞山体地貌,我一下子想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站在龙脊上,脸上都充满着自豪,一种粗矿豪迈的感觉冲击着心灵,心中的各种不爽,顷刻间荡然无存。这里没有江南的温润秀丽,却有着一副粗矿豁达的豪迈。这里不仅仅是有红色,还有青色,粉色,灰色等,蜗居着一个色彩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
脚下的山崖很陡,站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我不知道是何人把这里叫龙脊,到了这里,与附近山体相比,这里确实像一条龙,静静地俯卧群山之巅,名副其实的地名。
龙脊之上,蓝天之下,任春风拂面,我们在这里拍照,休息,加餐。知识丰富的张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有关龙的故事。他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一些如舞龙灯、赛龙舟之类的喜庆活动,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
他接着说:在古人心目中,龙是一种神秘的宝物,不易见到,即使显现了也见首不见尾,或只见到只鳞片爪。而我们今天就在龙脊上,让我们一起祝国泰民安。张老师的一段激情彭拜的话语和眼前的美景,顿时点燃了每一个友友的快乐神经,欢声笑语荡漾在山谷间。
又有人提议,来了一泼有“龙”的成语,这个说:二龙戏珠,那个道:画龙点睛。男骑友还没说完:活龙活现,女骑友就出口:人中之龙。龙马精神,于是来龙去脉,鲤鱼跳龙门,乘龙快婿,龙生九子,群龙无首,神龙见首不见尾,望子成龙,叶公好龙等等,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开心之极。
人们常说,“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正是因为有了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所有的收获都是默默耕耘的成果。简单午饭后,我们原路返回,大家依旧兴奋满满,都说,这次骑行爬龙脊,不仅健身赏美景,而且还了解到很多知识,太值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生龙活虎,带着龙马精神,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骑车去龙脊
我的家,在天山脚下的昌吉市,属于乌鲁木齐半小时经济圈内的一座县城,被誉为首府的后花园。距离我家最近最吸引眼球的丹霞地貌,是一个叫龙脊的地方,看到友友们拍摄龙脊的照片,怦然心动,家有美景,何须远行。
四月的江南早已是柳绿花红,但在西北边陲,山体才开始泛青,阡陌才开始播种,春风虽过玉门关,柳绿花香未到时,只有那万年永恒的丹霞色彩,是最诱人的一抹色彩。于是,我与友友们相约,早九点在世纪大道与哈密路口集结,去目睹龙脊风采。
龙脊在昌吉市城南,距离市区40多公里处的山里,路程并不远,不通车,只能自驾或者骑行,我们选择了后者。这段路况较差,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砂石路面行走,需要一定的骑行能力和技术水平,一路慢上坡也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勇气。无限风光在险峰,很多人选择骑行这里,也是想骑行虐一把,找找“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四月是牧民返场季,一路上遇到成群的牛羊,羊群里许多幼小的羊羔跟随在队伍里着实可爱,咩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远处山体有着一副“远看山色近却无”的诗意。
进入山里,凉风习习,虽然很是惬意,但骑行在十余公里的沙石路,且是慢上坡,着实费力,我们骑一会就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接着骑行。有人说:心寻美景,这点困难都不是问题,队伍里没有一个人退却,坚持骑车前行。
三个小时后,我们来到龙脊脚下,要推着车子才能爬到龙脊。这个坡虽不长,都非常陡且窄,推不了几步,就开始喘气。有骑友说笑道:这那里是人骑车,简直就是车骑人。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不退却,奋力向上爬行。沿途的一种小黄花盛开了,刺梅花的枝头也冒出了嫩芽,鼓励着我们前行。
终于登上龙脊,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声,被眼前的景色震撼着。这里仿佛是上帝的造景台,一不下心倾斜一下,造出“红”“抖”最典型的丹霞山体地貌,我一下子想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站在龙脊上,脸上都充满着自豪,一种粗矿豪迈的感觉冲击着心灵,心中的各种不爽,顷刻间荡然无存。这里没有江南的温润秀丽,却有着一副粗矿豁达的豪迈。这里不仅仅是有红色,还有青色,粉色,灰色等,蜗居着一个色彩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
脚下的山崖很陡,站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我不知道是何人把这里叫龙脊,到了这里,与附近山体相比,这里确实像一条龙,静静地俯卧群山之巅,名副其实的地名。
龙脊之上,蓝天之下,任春风拂面,我们在这里拍照,休息,加餐。知识丰富的张老师还给我们讲了有关龙的故事。他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逢年过节都要举行一些如舞龙灯、赛龙舟之类的喜庆活动,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
他接着说:在古人心目中,龙是一种神秘的宝物,不易见到,即使显现了也见首不见尾,或只见到只鳞片爪。而我们今天就在龙脊上,让我们一起祝国泰民安。张老师的一段激情彭拜的话语和眼前的美景,顿时点燃了每一个友友的快乐神经,欢声笑语荡漾在山谷间。
又有人提议,来了一泼有“龙”的成语,这个说:二龙戏珠,那个道:画龙点睛。男骑友还没说完:活龙活现,女骑友就出口:人中之龙。龙马精神,于是来龙去脉,鲤鱼跳龙门,乘龙快婿,龙生九子,群龙无首,神龙见首不见尾,望子成龙,叶公好龙等等,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开心之极。
人们常说,“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正是因为有了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所有的收获都是默默耕耘的成果。简单午饭后,我们原路返回,大家依旧兴奋满满,都说,这次骑行爬龙脊,不仅健身赏美景,而且还了解到很多知识,太值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生龙活虎,带着龙马精神,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