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才是冬季应有的模样,户外踏雪也是北方人是迎接冬季的常有方式。时针已经指向2023年12月初,新疆乌鲁木齐市依旧没有入冬,根据气象部门监测,乌市最低气温维持在零下3度左右,最高气温在2度左右。入冬标准为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后期没有明显的升温过程,才能判定为进入冬季。
从最后一个月第一周的气温趋势来看,乌鲁木齐依然达不到入冬标准,这将创有记录以来历史最晚进入冬季的一年。距离乌市三十多公里的昌吉市也如此,尽管前段时间飘起了雪花,但很快被温暖而化,被网友们调侃入冬又一次失败了。
已是12月3日,再过几天就是大雪节气,时间实实在在到了冬季,心里想去山里看蓝天雪景,就报名参加了《新疆大篷车户外俱乐部》的徒步活动,目的地是S101公路南边的一条沟壑,往返10公里左右。
3日早九点半,5车27人在领队老虎的带领下,沿屯河路过硫磺沟镇,到S101公路西行,很快就到了徒步的起点。S101国防公路,起于乌鲁木齐西山农场,止于独山子巴音沟口,与著名的独库公路交汇,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为备战备荒防止苏修袭击而修建的天山公路,其国防价值极高。由于独特的地理特征,被称为“天山北坡地理风光走廊”,如今是一条摄影、探险、徒步、绘画的线路,成为诱人的网红公路。
一般进入暮秋,这条公路两边的山峦就开始落雪覆盖,路面的新雪很快会融化掉,一马平川,蜿蜒向前。毕竟到了冬季,此时的路面上行车很少,路上的服务区早已停止了热闹,夏季的繁华到冬季安静下来。
车辆停在路边一处宽阔的空地上,我们沿着向南的一条沟壑行走,沙石路面,有明显的车轮痕迹。天气给力,太阳露出了山顶,山体的阴影照在沟壑里,有点冷,不过走一会就暖和起来,爬一个坡,身体微微出汗,可我不知道这条沟叫什么,只是看着蓝天白雪很是舒服,脚步也轻盈起来,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沿途遇到几处牧民家,看见一个牧民正在拉水,我便过去看了个究竟。原来这是一个水窖,我还以为窖里的水是一眼泉水,牧民说,这是他家过冬的用水,是用车拉来的水,盛放在这里。我好奇地问:天冷了,水结冰了怎么办?回答说:这里不会结冰的。这处水窖距离他家两百多米的一个山坡脚下,比他家的位置稍高一点。
我们午饭的地方,是在山坡下的一处开阔的平地,这里南边的山体铺满了一层薄薄的新雪,有点清冷;北边的山体是干突突的黄土色,较厚较松软,暖暖的感觉。左手清冷右手暖,一南一北仿佛是两个季节。以前开春也来过这条沟壑,这次跟上次一样,进去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山体有多美,只是觉得沙石路上的雪时有时无。
返回时,就明显的感到我们一行人置身于丹霞地貌中,初冬的丹霞,其颜色虽不绚烂,也能让人为之一动,多彩的色调,或一层一层有规律的装饰着山体,或整个山坡独立成一色,让冰冷的石头焕发处一种暖色调透着缕缕温暖。摄影师捕捉大自然的镜头总是独特的,感谢雪山石用镜头记录了美丽的丹霞地貌和我们户外的影像。
下午六点安全到家,感谢《新疆大篷车户外俱乐部》的组织,感谢老虎,解放,永远老哥,胡杨和在旅途的辛苦驾车,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徒步,这是一个快乐大本营,一群人山里健身赏景,喜看半山暖阳半山雪,忘却忧愁心自怡。
冬日寻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才是冬季应有的模样,户外踏雪也是北方人是迎接冬季的常有方式。时针已经指向2023年12月初,新疆乌鲁木齐市依旧没有入冬,根据气象部门监测,乌市最低气温维持在零下3度左右,最高气温在2度左右。入冬标准为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后期没有明显的升温过程,才能判定为进入冬季。
从最后一个月第一周的气温趋势来看,乌鲁木齐依然达不到入冬标准,这将创有记录以来历史最晚进入冬季的一年。距离乌市三十多公里的昌吉市也如此,尽管前段时间飘起了雪花,但很快被温暖而化,被网友们调侃入冬又一次失败了。
已是12月3日,再过几天就是大雪节气,时间实实在在到了冬季,心里想去山里看蓝天雪景,就报名参加了《新疆大篷车户外俱乐部》的徒步活动,目的地是S101公路南边的一条沟壑,往返10公里左右。
3日早九点半,5车27人在领队老虎的带领下,沿屯河路过硫磺沟镇,到S101公路西行,很快就到了徒步的起点。S101国防公路,起于乌鲁木齐西山农场,止于独山子巴音沟口,与著名的独库公路交汇,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为备战备荒防止苏修袭击而修建的天山公路,其国防价值极高。由于独特的地理特征,被称为“天山北坡地理风光走廊”,如今是一条摄影、探险、徒步、绘画的线路,成为诱人的网红公路。
一般进入暮秋,这条公路两边的山峦就开始落雪覆盖,路面的新雪很快会融化掉,一马平川,蜿蜒向前。毕竟到了冬季,此时的路面上行车很少,路上的服务区早已停止了热闹,夏季的繁华到冬季安静下来。
车辆停在路边一处宽阔的空地上,我们沿着向南的一条沟壑行走,沙石路面,有明显的车轮痕迹。天气给力,太阳露出了山顶,山体的阴影照在沟壑里,有点冷,不过走一会就暖和起来,爬一个坡,身体微微出汗,可我不知道这条沟叫什么,只是看着蓝天白雪很是舒服,脚步也轻盈起来,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沿途遇到几处牧民家,看见一个牧民正在拉水,我便过去看了个究竟。原来这是一个水窖,我还以为窖里的水是一眼泉水,牧民说,这是他家过冬的用水,是用车拉来的水,盛放在这里。我好奇地问:天冷了,水结冰了怎么办?回答说:这里不会结冰的。这处水窖距离他家两百多米的一个山坡脚下,比他家的位置稍高一点。
我们午饭的地方,是在山坡下的一处开阔的平地,这里南边的山体铺满了一层薄薄的新雪,有点清冷;北边的山体是干突突的黄土色,较厚较松软,暖暖的感觉。左手清冷右手暖,一南一北仿佛是两个季节。以前开春也来过这条沟壑,这次跟上次一样,进去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山体有多美,只是觉得沙石路上的雪时有时无。
返回时,就明显的感到我们一行人置身于丹霞地貌中,初冬的丹霞,其颜色虽不绚烂,也能让人为之一动,多彩的色调,或一层一层有规律的装饰着山体,或整个山坡独立成一色,让冰冷的石头焕发处一种暖色调透着缕缕温暖。摄影师捕捉大自然的镜头总是独特的,感谢雪山石用镜头记录了美丽的丹霞地貌和我们户外的影像。
下午六点安全到家,感谢《新疆大篷车户外俱乐部》的组织,感谢老虎,解放,永远老哥,胡杨和在旅途的辛苦驾车,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徒步,这是一个快乐大本营,一群人山里健身赏景,喜看半山暖阳半山雪,忘却忧愁心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