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红山的故事说给你听

2023-11-20 22:06:21

        一首诗词一片情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儿时背诵这首《凉州词》,并不懂其中的深意,后来进一步学习时才了解到,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坚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再细细品读时,一股慷慨之气一缕壮烈之情油然而生。

        从苍凉边塞到大美新疆。凉州就是现在甘肃武威市,距离我的家乡新疆还有三千里路程,古时都属于塞北边陲,在诗人的笔下,塞北就是春风不度的地方。星移斗转,如今的塞北早已没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孤独,也没有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近百年的发展建设,已实现了林秀花繁人增雅兴,莺歌燕舞亭蕴祥和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的繁荣。

        今天我就把家乡的城市里的一座山讲给你听。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像一条巨龙东西横卧,山势险峻,气势雄伟,高昂的龙头伸向乌鲁木齐河,山体呈赭红色,故名红山。登临红山顶可远眺乌鲁木齐市全景,被视为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

        百年古塔说着千年的故事。在西北,海拔910多米的红山,实在不算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爬红山一定会看标志性建筑——古塔,有塔的地方一定有故事。

  传说远古时代,从博格达峰上的天池里跑出来一条赤色巨龙,在这里被王母娘娘追上后拦腰一剑砍断,后来,在被砍断的两段红色巨龙处,各形成了一座山,西边的那一座被称为雅山(妖魔山),东边的就是红山,宝剑变成了乌鲁木齐河。

  由于乌鲁木齐河连续两年洪水成灾,有谣言传说红山和对面的雅山正在相互靠拢,一旦两山衔接,滚滚北去的乌鲁木齐河就会被堵塞,市区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海。于是在1788年,政府便下令在红山和雅山的顶端各建了一座高约10.5米的青砖实心塔,名为镇龙宝塔200多年来,古塔经历了塞外风雪侵袭和多次强烈地震的摇撼,岿然不动。

        一尊塑像,一处教育基地。从红山塔拾级而下,林则徐的汉白玉全身雕像出现在眼前。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情怀,在国家社稷遭受危难的时刻,发动禁烟运动,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842年,林则徐途经红山,吟诗一首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塑像前,放置了禁毒教育铜鼎,铭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红山成了新疆省第一个禁毒教育基地。

        一座寺院见证着历史沧桑。与古塔唇齿相依的是一座寺院---大佛寺。大佛寺前身是红山的古庙群,始建于 1797 年前后,原建筑群从山脚至山顶由东向西排列,曾是乌鲁木齐古典建筑荟萃的建筑群,后来被拆毁。到解放前夕,红山只有弧塔一座和大佛寺山门一座,一片荒凉。1989年扩建红山公园时,复建了大佛寺大殿、厢房、藏经阁。寺院见证着百年的市井生活,禅寺的铜铃吟诵着不变的信仰。

        一角的展板说着城的变迁。红山顶上,有一处《档案中的城市记忆》户外展,图片大部分来自乌鲁木齐市档案馆馆藏资源,档案记录岁月,见证历史,它们或记载着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印证出一段重要历史真相,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在社会变迁、革命历史、城市风貌和文化遗存等方面的发展印记。

        一座红山载着时代的精神。红山,曾是荒山秃岭,只有裸露的岩石和贫瘠的土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乌市各族青年同广大军民一道,开始了绿化红山的艰巨工程,他们在山上凿石换土,植树造林,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硬是把昔日荒凉的红山改造成草木葱绿的游览胜地。这座山载满了一种精神,每一棵绿树都刻着无数人的荣光。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站在红山顶上,可以回想一条河滩公路,藏着一个千年的传说;可以目睹一城的高楼大厦,描绘着百年的变迁。山还是这山,人们的生活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座城市来说,红山不仅是一座山,不仅仅是一个公园,更是乌鲁木齐的时代记忆。

        吟几句古诗,邀你游玩。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十一月的西北,已入寒冬,塞下秋来风景异,此时来新疆游玩,站在红山顶上,可身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妙。可观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神奇,可追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浪漫,可感受葡萄美酒夜光杯劝君更进一杯酒的热情。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