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里闻稻香

2023-09-24 19:51:47

        在四季农歌中,秋收迎来了高潮部分。923日,时值第六个农民丰收节,我们来到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新疆水稻主产区——米东区。这里曾因盛产水稻而得名米泉,是西北地区极少数自古以来就种植水稻的区域之一。

  米东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距中心城区15公里。东与阜康市相邻,西与昌吉市、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县、高新区、城北新区相依。

  米东地区水稻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汉唐时期,发展于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湘军中的部分官兵就地转业到迪化县属的三道坝一带垦荒种植。湘人善艺稻,深耕溉种,亩收十钟……以溉稻著称。清末民初,随着四川、河南、湖北等外省移民的进入,也带来了该地的耕作方法,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米东区的水稻进入大规模种植时期,成为新疆三大稻田生产地之一。

  我们骑车走进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一路可见道路两边,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一簇簇饱满的稻穗铺满了稻田,秋风吹过,掀起层层稻浪,稻香在空中飘散。

  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解放了大量的田间劳动力。我们并没有看见多少的农民在田地里劳作,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收割机收割水稻,从收割到脱粒,包括稻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就像路边的农户说的:现在种稻从育苗、插秧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越来越方便。

  午时我们来到三道坝镇,零距离感受稻田的清香。连片的稻田成熟在即,稻穗颗粒饱满,等待收割。这块稻田如同农民绘出的巨幅画,成熟的黄色是衬底,点缀其他颜色作画。为了推进农旅结合,技术研发部门专门研制了绿、白、黑、黄、红5种彩色水稻制作,在部分地带打造出稻田画,设置观景台,这是一个文创之举,既展示了米东稻种培育新品种,又打造了稻田特色景点。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清楚看到田园米东等字样和图形,水稻丰收的景象也吸引来了许多的游客观赏。

  说到稻米,自然会想到稻花香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但在这里,我们没有听到蛙声,却在路边随处可见出售螃蟹的摊位。这里的螃蟹生活在水稻田里,四月份引进了蟹苗,通过采用稻蟹共生模式,稻在水中长,蟹在稻下游,稻养蟹、蟹养稻,实现了一水两用,稻蟹共迎丰收。 同时,有些农户还在稻蟹共作基地旁建起了家庭农庄,还建成了垂钓池、停车场和游乐区域,成为当地特色的农村旅游接待基地,经营起了以蔬果采摘、儿童游玩、农家菜为特色的乡景农庄。

  从一颗种子到一粒粮食,劳动者凭借辛劳和智慧,点亮了缤纷的秋日景色,过上了越来越红火的日子。自2018年起,中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我们来到这里也能感受到当下农业的发展,农村的新气象,以及农民脸上荡漾着的笑容。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