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奈到敬业

2023-05-04 22:24:20
标签: 历史 青春 教育

        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幸运地迈入了省重点大学的门槛,父母甚是欢喜,家乡一片欢腾,见面都是恭贺羡慕的话语,可我心里并不是特别高兴,因为被调剂的专业是我不喜欢的科目。那时要想跨入高等院校的大门,经过预选考试,正式高考,成绩相当优异的学子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只要能上大学,无问专业。

  庆幸的是大学并没有不喜欢专业而放弃学习,而是抱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平和心态,依旧努力学习,成绩不错,多次获得奖学金,完成学业并取得学位,四年后服从国家计划分配,到一所学校任教。

  在一个地区,同班同学都分配到机关工作,就我一个人在学校教书,不到一年,心态就失衡了,开始有点厌倦。我回家与父母表达了我想离职的想法,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当老师工作环境好,又稳定,是女孩子最好的职业。我属于乖乖女,无奈,只能继续教学。

  有一次,一个培培训会上,一个专家学者说,不管你干什么工作,教什么专业,静下心来,持之以恒就坚持十年就一定能出成果。听了这句话,我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我不能这样混日子,抓住一个十年就行,职业虽不是自己选择的,但是站在岗位上一天,就应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从此,我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做好一个称职的教师,从精心备课开始。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专研课本,广阅教辅资料,把自己泡在资料室,阅读大量的书籍,让自己心里装满水,才能给学生倒好一杯水。

  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教学的艺术。因为不是师范院校毕业,语言的组织,板书的设计,内容的切入等等教学艺术问题,都需要一步一步积累。主动上公开课拉练自己,一遍一遍地修改教案,从教学理论逻辑到每一句话的用词表达,力求准确无误,经常邀请同行听课,征求前辈的意见,甚至为一句话的表达而推敲到半宿。

  教学备课内容准备好,还要备学生。最好的老师不是自己在讲台上表演,而是引领学生在舞台上展示,提高被教育者的能力,才是教育的任务。于是,开始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并指引他们走出困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看到桃李满天下,我倍感高兴。

  在前辈的引领下,自己不断学习,业务不断提高,受到同行的肯定,学生的爱戴。教师的激情只有的传授知识中才能发挥,对职业的情感,我从不喜欢到被动接受再到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学手段从按部就班到推陈出新。同时教学相长,许多学生的渴求知识的眼神和温暖的话语,也鼓励着我,成为我进步的助推力。

  教师的价值只有的传授知识中才能体现,自认为自己不负青春不负职业。那些年,获得无数荣誉奖励,最看中的是省级思想理论骨干教师,地州教学名师和学院首批十佳教师等荣誉。在以后的岁月里,依然努力看书学习,就是不负此荣誉。记得一个学期末,在食堂遇到几个学生,我很遗憾叫不上他们的名字,有个女孩甜甜地问:下学期您还会给我们上课吗?我回答:不能了,我的课结束了。学生过来一一拥抱了我,说了一句:老师我们喜欢你。周围同事看到说:你很值啊!的确,学生的这句赞美,胜过所有的荣誉。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现在虽已退休,回想起青春年代,努力奋斗的往事,心里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