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各个骑行群都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昌吉美利达自行车俱乐部和新疆昌吉健康快乐骑行团也联合发起了骑行活动方案,其中骑行活动之一包括骑行努尔加大峡谷的龙脊,一天往返大约80公里。
骑行路线:车店~世纪大道~三屯河大桥~努尔加大峡谷~龙脊。本次骑行活动得到了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和欲遇玉特价优品的赞助。4月29日早9:20在美利达车店集合,在领队龙行者带领下,一队十几人的小分队准时出发。
努尔加大峡谷在在昌吉市城南,距离市区40多公里处,适合一天的短距离骑行活动,但是路况稍差,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砂石路面行走,需要一定的骑行能力和技术水平,一路上坡也需要有一定勇气,无限风光在险峰,很多人选择骑行这里,也是想骑行虐一把,找找“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这里有一处地方,户外人叫龙脊,我不知道是何人把这里叫龙脊,第一次到这里,与附近山体相比,这里确实像一条龙,静静地俯卧群山之巅。这里斑斓的色彩,巨大的山体,层峦叠嶂山脉,一下子涌入眼帘,一种极强的震撼感从此就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暮春的风吹着暖暖的气息,只是昨天的风有点热烈,五级左右,骑友们顶着风,来到努尔加村。因水而成的峡谷很多,其中就包括努尔加峡谷,努尔加峡谷因努尔加村而得名。
努尔加村这里是昌吉市区的一个牧业村,有一处老鹰雕塑,也说明这里是以哈萨克民族聚居为主。 哈萨克人都是狩猎高手,他们驯养金雕来捕杀野狼,金雕所向无敌的猎杀能力使其成为哈萨克牧民崇拜的图腾,至今在草原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匹好马难换一只好雕。行路人一般都会在这里歇脚拍照合影。
据说努尔加这个地名源于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这里的两个部落因草地发生争执,势均力敌,有一个名叫努尔加的青年,是这一带草原上有名的勇士和骑手,劝双方停止流血战争,未果。一日,两部落大战在即,努尔加骑马到两队中间,说到:一个驼峰断了,另一个也不会有力。最后大家听从他的建议,公平解决问题,草原恢复了安宁,牧民们盛赞他的德行,一致推选努尔加是他们的共同领袖,因为哈萨克族有用人名给地方取名的习惯,这里就叫努尔加了。
进山的路上,虽微上坡,但风越来越小了。不过有的三公里多的沙石路,完全是在河道里行走,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还需要推车子走,就是这样,也没有一个骑友后退,大家跟着领队慢慢前行。
正午一点多,我们抵达龙脊脚下,骑友天山飞鹰有事提前返回,我们一行十人开始此行最艰难的一段路程,推车爬到山顶。眼里有光亮,心中有期盼,所有的困难都是浮云,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推车。
尽管我来过几次龙脊,每次也有心里准备,但是每次站在龙脊,还是有一种冲动的感觉。都会被眼前的景色震撼。这里仿佛是上帝的造景台,一不下心倾斜一下,在这里出“红”“抖”最典型的丹霞山体地貌,连绵不断的山峦奇特、雄壮、险峻,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我一下子想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里看起来寸草不生,却有似乎一种极强的生命力,提示着你,热爱生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站在龙脊,一种粗矿豪迈的感觉冲击着心灵,会让你心中的牢骚,顷刻间荡然无存,这里没有江南的温润秀丽,却有着一副粗矿豁达的豪迈。
这里不仅仅是有红色,还有青色,粉色,灰色等,蜗居着一个色彩的世界,离我们很近。脚下的山崖很陡,站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因此这里是摄影爱好者和画家常来打卡的地方。
午后四点,吃饱喝足后开始返回,返回的线路是在土山梁上,起伏的路面,被雨水冲刷的不平整。领队龙行者一遍遍要求大家一定要格外谨慎,避免车轮陷入细小沟壑里,速度绝对不能快,安全第一。
骑行在土山梁上,真有点垄上行的感觉,光秃秃的土山,没有任何生命,唯有凉风掠过。大自然的神奇无处不有,四季轮回,可以花开花落,也可以一尘不变,日出日落,可以喜怒哀乐,也可以无动于衷,存在就是合理的。
我们骑行在从山坡顶上,凉风习习,心中装满喜悦。返回到努尔加村,我们到一家商店补水,恰逢牧民家正逢喜事,烹羊煮肉,好客的哈萨克族人,给我们每个人一大块肉吃品尝,肉的醇香,化去了所有的劳累。大家满血复活地说到,骑行未尽兴,不如再爬灰坝去吧。
途中经过一片桃园,时间充足,进桃园免费赏花。这次骑行活动有好几位骑友都是第一次来龙脊,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色,兴奋之情难于言表,都认为今天的辛苦很值得,留下美好的回忆,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虽然和大家第一次骑行,各种细节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
活动即将结束,领队龙行者总结了这次活动,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圆满地完成了骑行,看美景分享美食,爱护环境,大家相互帮助,都是满满正能量。这次集体骑行,喜迎五一节,也是送春迎夏的骑行活动,告别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走进一个凉爽惬意的夏天,让我们快乐骑行,健康相伴。
送春迎夏庆五一----骑车去龙脊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各个骑行群都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昌吉美利达自行车俱乐部和新疆昌吉健康快乐骑行团也联合发起了骑行活动方案,其中骑行活动之一包括骑行努尔加大峡谷的龙脊,一天往返大约80公里。
骑行路线:车店~世纪大道~三屯河大桥~努尔加大峡谷~龙脊。本次骑行活动得到了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和欲遇玉特价优品的赞助。4月29日早9:20在美利达车店集合,在领队龙行者带领下,一队十几人的小分队准时出发。
努尔加大峡谷在在昌吉市城南,距离市区40多公里处,适合一天的短距离骑行活动,但是路况稍差,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砂石路面行走,需要一定的骑行能力和技术水平,一路上坡也需要有一定勇气,无限风光在险峰,很多人选择骑行这里,也是想骑行虐一把,找找“累并快乐着”的感觉。
这里有一处地方,户外人叫龙脊,我不知道是何人把这里叫龙脊,第一次到这里,与附近山体相比,这里确实像一条龙,静静地俯卧群山之巅。这里斑斓的色彩,巨大的山体,层峦叠嶂山脉,一下子涌入眼帘,一种极强的震撼感从此就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暮春的风吹着暖暖的气息,只是昨天的风有点热烈,五级左右,骑友们顶着风,来到努尔加村。因水而成的峡谷很多,其中就包括努尔加峡谷,努尔加峡谷因努尔加村而得名。
努尔加村这里是昌吉市区的一个牧业村,有一处老鹰雕塑,也说明这里是以哈萨克民族聚居为主。 哈萨克人都是狩猎高手,他们驯养金雕来捕杀野狼,金雕所向无敌的猎杀能力使其成为哈萨克牧民崇拜的图腾,至今在草原上仍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匹好马难换一只好雕。行路人一般都会在这里歇脚拍照合影。
据说努尔加这个地名源于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这里的两个部落因草地发生争执,势均力敌,有一个名叫努尔加的青年,是这一带草原上有名的勇士和骑手,劝双方停止流血战争,未果。一日,两部落大战在即,努尔加骑马到两队中间,说到:一个驼峰断了,另一个也不会有力。最后大家听从他的建议,公平解决问题,草原恢复了安宁,牧民们盛赞他的德行,一致推选努尔加是他们的共同领袖,因为哈萨克族有用人名给地方取名的习惯,这里就叫努尔加了。
进山的路上,虽微上坡,但风越来越小了。不过有的三公里多的沙石路,完全是在河道里行走,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还需要推车子走,就是这样,也没有一个骑友后退,大家跟着领队慢慢前行。
正午一点多,我们抵达龙脊脚下,骑友天山飞鹰有事提前返回,我们一行十人开始此行最艰难的一段路程,推车爬到山顶。眼里有光亮,心中有期盼,所有的困难都是浮云,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推车。
尽管我来过几次龙脊,每次也有心里准备,但是每次站在龙脊,还是有一种冲动的感觉。都会被眼前的景色震撼。这里仿佛是上帝的造景台,一不下心倾斜一下,在这里出“红”“抖”最典型的丹霞山体地貌,连绵不断的山峦奇特、雄壮、险峻,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我一下子想起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里看起来寸草不生,却有似乎一种极强的生命力,提示着你,热爱生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站在龙脊,一种粗矿豪迈的感觉冲击着心灵,会让你心中的牢骚,顷刻间荡然无存,这里没有江南的温润秀丽,却有着一副粗矿豁达的豪迈。
这里不仅仅是有红色,还有青色,粉色,灰色等,蜗居着一个色彩的世界,离我们很近。脚下的山崖很陡,站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因此这里是摄影爱好者和画家常来打卡的地方。
午后四点,吃饱喝足后开始返回,返回的线路是在土山梁上,起伏的路面,被雨水冲刷的不平整。领队龙行者一遍遍要求大家一定要格外谨慎,避免车轮陷入细小沟壑里,速度绝对不能快,安全第一。
骑行在土山梁上,真有点垄上行的感觉,光秃秃的土山,没有任何生命,唯有凉风掠过。大自然的神奇无处不有,四季轮回,可以花开花落,也可以一尘不变,日出日落,可以喜怒哀乐,也可以无动于衷,存在就是合理的。
我们骑行在从山坡顶上,凉风习习,心中装满喜悦。返回到努尔加村,我们到一家商店补水,恰逢牧民家正逢喜事,烹羊煮肉,好客的哈萨克族人,给我们每个人一大块肉吃品尝,肉的醇香,化去了所有的劳累。大家满血复活地说到,骑行未尽兴,不如再爬灰坝去吧。
途中经过一片桃园,时间充足,进桃园免费赏花。这次骑行活动有好几位骑友都是第一次来龙脊,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色,兴奋之情难于言表,都认为今天的辛苦很值得,留下美好的回忆,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虽然和大家第一次骑行,各种细节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
活动即将结束,领队龙行者总结了这次活动,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圆满地完成了骑行,看美景分享美食,爱护环境,大家相互帮助,都是满满正能量。这次集体骑行,喜迎五一节,也是送春迎夏的骑行活动,告别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走进一个凉爽惬意的夏天,让我们快乐骑行,健康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