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西公园去爬红山
2022-12-16 12:20:30
标签: 散文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天气更冷了,很显然这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仲冬的西北,最好的天气莫过于一场大雪过后,粉妆玉砌,冬日暖阳,空气清冷。社会面传来各种利好消息,心情轻松许多。我家距离公园很近,沿着人民路到西公园南门,最近几年我常来此地,之前都是陪爸妈来,今天我携影孤行。
西公园即乌鲁木齐人民公园,这里曾是一片杂乱无章的天然林地,俗成“树窝子”,其内有一小湖泊,长满芦苇,人们称其为“海子”。1755年造城时,该地被辟为官员休憩之所。1884年,在扩城时,对“海子”进行了清理,并整修了堤岸,遂改名为“鉴湖”,意为澄清可鉴,在湖南岸建造两层小阁楼一座,即今湖心亭。至此,公园初具形态,名为“鉴湖公园”,当时,人们也称做“海子沿”。
西公园有两处景点,是我每次都要专门打卡的地方。一是公园里的朝阳阁,做为乌鲁木齐市现存唯一的两层传统建筑,朝阳阁可以说是乌鲁木齐百年风云“见证者”,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二是岚园,其前身是阅微草堂,纪晓岚因“泄露朝廷机密”罪,被遣戍新疆。1918年为纪念纪晓岚,修建了“阅微草堂纪念馆”。岚园从《乌鲁木齐杂诗》中精选110首作为“岚园”杂诗组成碑林,中国现代106位著名书法大家留下了墨宝,提升了人民公园的园林品位和文化底蕴。
从西公园北门出来,紧接着我来到一桥之隔的红山公园。如果说信步西公园心情是惬意的,悠闲的,有一种享受感,那么攀爬红山也是进取的,豪迈的,有一种驱动感。
我拾阶而上,攀爬到海拔910米的红山顶,不足千米的海拔在西北实在不算高,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红山,一座城市里的山,由紫色砂砾岩构成呈赭红色,故名“红山”,如果从红山顶上沿山势走向向东眺望,一条石头山从博格达山峰蜿蜒西下,恰似巨龙昂首。因为红山峥嵘险峻,又是博格达山的一部分,再加上传说神奇,所以红山一直被人们尊为圣地,是现代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还是东进西出的,都是必须打卡的地方。
站在红山顶,眺望城市,树生坡下绿,雪是远山新。俯视天山脚下的新城,对望雅山矗立的青塔,尽管寒冬腊月,我突然有一种想邀几位故友,对酒当歌,你叙前身的曲折,我讲今世的繁华的冲动。红山顶上的红色古塔堪称一绝,修建于1788年,讲述了一个千年的传说。而今夕阳西照 ,塔影斜长成为一景。
红山顶上有一尊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塑像,林则徐因禁鸦活动而被贬官后充军伊犁,1845年12月4日,他登上红山,感慨万千,留下“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的豪迈。在这里还放置了禁毒教育铜鼎,红山便成的一个禁毒教育基地,警示后人。
红山原有一组古庙群,相继建于1797年前后。后几经风雨,历经变故,大部分建筑损毁,解放前夕,红山只有孤塔一座,庞大的古寺庙群也仅存大佛寺山门一座,一片荒凉。1989年扩建红山公园时,遂将大佛寺山门按原样搬迁至山顶,并复建了大佛寺大殿、厢房、藏经阁。
大雪节气,爬山的人很少,红山迎来了少有安静,我驻足于此,望着斜阳染红塔,听着梵音暮鼓声,不知不觉中,这里竟成了我心灵的驿站,让疲惫的休憩,让行走的停留,将美好珍藏,把不幸消融。
穿过西公园去爬红山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天气更冷了,很显然这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仲冬的西北,最好的天气莫过于一场大雪过后,粉妆玉砌,冬日暖阳,空气清冷。社会面传来各种利好消息,心情轻松许多。我家距离公园很近,沿着人民路到西公园南门,最近几年我常来此地,之前都是陪爸妈来,今天我携影孤行。
西公园即乌鲁木齐人民公园,这里曾是一片杂乱无章的天然林地,俗成“树窝子”,其内有一小湖泊,长满芦苇,人们称其为“海子”。1755年造城时,该地被辟为官员休憩之所。1884年,在扩城时,对“海子”进行了清理,并整修了堤岸,遂改名为“鉴湖”,意为澄清可鉴,在湖南岸建造两层小阁楼一座,即今湖心亭。至此,公园初具形态,名为“鉴湖公园”,当时,人们也称做“海子沿”。
西公园有两处景点,是我每次都要专门打卡的地方。一是公园里的朝阳阁,做为乌鲁木齐市现存唯一的两层传统建筑,朝阳阁可以说是乌鲁木齐百年风云“见证者”,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二是岚园,其前身是阅微草堂,纪晓岚因“泄露朝廷机密”罪,被遣戍新疆。1918年为纪念纪晓岚,修建了“阅微草堂纪念馆”。岚园从《乌鲁木齐杂诗》中精选110首作为“岚园”杂诗组成碑林,中国现代106位著名书法大家留下了墨宝,提升了人民公园的园林品位和文化底蕴。
从西公园北门出来,紧接着我来到一桥之隔的红山公园。如果说信步西公园心情是惬意的,悠闲的,有一种享受感,那么攀爬红山也是进取的,豪迈的,有一种驱动感。
我拾阶而上,攀爬到海拔910米的红山顶,不足千米的海拔在西北实在不算高,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红山,一座城市里的山,由紫色砂砾岩构成呈赭红色,故名“红山”,如果从红山顶上沿山势走向向东眺望,一条石头山从博格达山峰蜿蜒西下,恰似巨龙昂首。因为红山峥嵘险峻,又是博格达山的一部分,再加上传说神奇,所以红山一直被人们尊为圣地,是现代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还是东进西出的,都是必须打卡的地方。
站在红山顶,眺望城市,树生坡下绿,雪是远山新。俯视天山脚下的新城,对望雅山矗立的青塔,尽管寒冬腊月,我突然有一种想邀几位故友,对酒当歌,你叙前身的曲折,我讲今世的繁华的冲动。红山顶上的红色古塔堪称一绝,修建于1788年,讲述了一个千年的传说。而今夕阳西照 ,塔影斜长成为一景。
红山顶上有一尊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塑像,林则徐因禁鸦活动而被贬官后充军伊犁,1845年12月4日,他登上红山,感慨万千,留下“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的豪迈。在这里还放置了禁毒教育铜鼎,红山便成的一个禁毒教育基地,警示后人。
红山原有一组古庙群,相继建于1797年前后。后几经风雨,历经变故,大部分建筑损毁,解放前夕,红山只有孤塔一座,庞大的古寺庙群也仅存大佛寺山门一座,一片荒凉。1989年扩建红山公园时,遂将大佛寺山门按原样搬迁至山顶,并复建了大佛寺大殿、厢房、藏经阁。
大雪节气,爬山的人很少,红山迎来了少有安静,我驻足于此,望着斜阳染红塔,听着梵音暮鼓声,不知不觉中,这里竟成了我心灵的驿站,让疲惫的休憩,让行走的停留,将美好珍藏,把不幸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