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屯河谷森林公园
(2020-11-04 20:18:09)
标签:
城市规划青山绿水 |
昌吉———昌盛吉祥的地方,距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最近的一个地级市。近些年的城市建设,越来越让市民体会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一座城市一般都有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昌吉市区拥有近50万人的城市,却幸福地有两条河流自南向北,城西的滨湖河,城东的头屯河。
城西的滨湖河,原名滨湖渠,长约10公里,附近居住着1万多户居民。十几年前,这里是有名的“垃圾渠”、“污水渠”,2003年开始,昌吉市启动了滨湖河生态景观建设工程,整个公园由“中心湖景、市民休闲、商业发展、滨河绿带”四部分组成。
滨湖河中央公园占地面积约746亩,突出城市“文化之眼、艺术之炬、水舞之珠、昌吉之心”四大主题,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前年,我带内地来的盆友,去了滨湖河景观带游玩,盆友惊讶之极,说到:在哪里是西北戈壁,明明就是一座江南小镇。
城东的头屯河,最近两年,神奇地速度地打造成为头屯河谷文化休闲体育旅游森林公园,俗称头屯河景观带,是乌鲁木齐进入昌吉的门户。这条河按照城市以生态水系、文化产业发展为主线,形成“一湖、两带、四蓄”多样性水系系统,组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立体生态互动链,形成九大主题公园:自然生态修复公园、城市康体休闲公园、城市庆典公园、工业休闲公园、城市阳台公园、昌吉文化公园、艺术田野公园、农垦文化公园和农业休闲公园,据闻总投资达38.41亿元。
今天周二,天气超好,好久没有户外骑车了,就约友去骑行头屯河景观带,享受暮秋最后一抹灿烂,这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森林公园,途中重新改建的一座立体式的头屯河大桥,让景观带与国道312汇合,一桥飞架东西,一河穿越南北。
午后,我们从市区的世纪大道出发,踏上景观带的南端。这条休闲道,起伏不定,曲曲折折,有“曲径通幽处”的感觉,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美化着城市,从昌吉最老的延安路向东,抬步过两个红绿灯就到了,离开一种喧嚣,进入“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最适合骑车或徒步了。
上次来这里时,还是初夏之际,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车辆穿梭,尘土飞扬,很多的施工人员忙碌着。今天这条道路,已近全部修通,一条柏油路一条塑胶路时而交错,时而分离,沿着头屯河一路北延,两条道路相互辉映。
此时,秋到深处万木枯,沿路种植的各种花卉完全凋谢,只有枯枝还傲然站立,各种树木也已然栽培到位,供游人休息的椅子也安放好了,静静地等待着,只有西边的水系建设还未完全收工。你可以想象出,明年春来,一池潺潺流水,一条蜿蜒小道,一片花海绿树,尤其是夜晚,行进在盏盏灯火下的道路上,任凉风拂面,胜似江南。
此时,的确无景,干枯叶,干枯的枝,干枯的花,还有即将谢幕的柳叶。沿路看着树叶飘零,并没有悲凉的心情,相反有了一种:“绿叶攀枝枝不恋,林中孤椅椅无人。莫怨万木枯秋暮,化作春泥护绿茵”的诗意。新疆大剧院就是一朵雪莲花,在不同的角度,模样不一样,这里绝对是取景拍照的好地方。
每隔一段距离,就走一处游乐园,主题不同,建筑物的造型也不同,亭台楼阁,小桥石凳,水池花坛,一应俱全,越向北,芦苇越多越密,在微风中摇曳,可以推断,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过波光粼粼,鹰击长空,鱼香千里,好一处撩人心动的地方。虽然暮秋,一路并不冷,与友友交流着,时间过得很快,还好回到家并没有耽误做晚饭。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认真想想,这句话站不住脚,每个人最不腻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乡,出去旅游只是偶然,落叶终归根,“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住乡愁”。昌吉,有雪水有天山,又添一处休闲运动的头屯河景观带,真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
今天是第一次完整骑行了头屯河谷森林公园全程,感谢同行的骑友风信子和沙漠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