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空饷”就是蚕食民心
据6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来,一些长期不上班、不在岗却依然领工资、享福利的“吃空饷”现象引起了社会舆论热议。据媒体报道,四川、湖南等7个省(区、市)清理出“吃空饷”7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年财政支出将在3.5亿元至14亿元之间,已成为一笔不可忽视的财政负担。
笔者认为:
“吃空饷”就是在不断的蚕食民心.
以前报道的是一些零星”吃空饷”的案例,如:
浙江永康市的市委机关报《永康日报》用了整整两个大版,曝光、公示了该市192名因各种原因“在编不在岗”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吃空饷”。前不久媒体又曝出“山西侯马市国土资源局一职工连续9年‘吃空饷’”事件。而如今,7省市清理就发现有7万吃空饷人员,如此整治“成果”令人吃惊。
还是算笔账,其实是<<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已经给我们算好了的,
据媒体报道,四川、湖南等7个省(区、市)清理出“吃空饷”7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年财政支出将在3.5亿元至14亿元之间,那么,30个省市,自治区又是多少呢?大概估算:年财政支出在15亿元至65亿元之间,就算取个中间数,每年财政支出也在30亿元左右.
因为”吃空饷”的人员大部分都与政府部门和官员有关联,甚至有关系,其实说穿了一部分就是权力的寻租,以求得更多的灰色收入,造个名单,签个名,白花花的银子就落入了自己的腰包,平民百姓能有这个机会和权力吗?
不是国家的制度不健全,而是利益相关者是当事人,在当经的经济社会,”吃空饷”已成了个别人和个别部门的“盛宴”与“福利”,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平正义,也在不断的蚕食民心.
既然清理出来这么的”吃空饷”人员,就需要强力治理,但是,治理所牵涉的单位都是政府机关各部门,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等,这样的难度不亚于打一场人民战争.
一是人员编制不透明带来的根源性因素;二是监管程序存在漏洞。如果管理机关仅依靠被查单位的上报情况查处,相当于让他们自揭伤疤,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
看政府有没有决心铲出这个”吃空饷”的毒瘤,以“利刃”割除“空饷肥肉”,断掉的不仅是“肥肉”,还是一颗“恶瘤”,彰显的是对廉政建设的伸张。
杜绝”吃空饷”就是还信于民,整治”吃空饷”就是取信于民!
2012年6月26日于六三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