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理想主义”一定要强调
<<新京报>>5月19日报道:日前,针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答问。农业部表示,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同时强调,不能用别国的农药残留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农业部强调,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除草、控高、脱叶、坐果等措施,以利于机械化操作。新京报记者
刘春瑞 仲玉维
看完这则报道,笔者不能赞同农业部官方网站的答问.更不能把民众要求减少农药对水果蔬菜的残留视为”理想主义”.
当农业部解释: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中国农产品是,国外农产品也是。其实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药的使用量越大,因此,发达国家农药使用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的统计,发达国家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发展中国家的1.5-2.5倍。
在生产实际中,由于农药使用技术等限制,农药实际使用率只有30%,大部分农药流失到环境中,植物上的农药残留主要保留在作物表面,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部分会吸收到植物体内。植物上的农药经过风吹雨打、自然降解和生物降解,在收获时,农药残留量是很少的。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
当然,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我们就把农药对作物的残留视为一种惯例,反正都有残留,只要没有发现大量疾病发生,就视为合理,恐怕很难说服民众,还说没有残留是”理想主义”,难道民众崇尚身体健康有什么不对吗?
而且,农业部的另一个观点是:” 不用农药我国肯定出现饥荒”
农业部:有研究指出,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通过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
农药对植物来说,犹如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且必不可少。
这一观点笔者也难以苟同,如果我国的粮食生产增产完全是使用农药所取得的成果,那么不是在否定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呢,那么,”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所培育的系列高产”杂交水稻”对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也没有”农药”起的作用大了.
4月11日,国际某环保组织发布《2012茶叶农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称,11种茶叶被检出含有农业部明确规定不得在茶叶上使用的农药灭多威。吴裕泰、张一元、天福茗茶、御茶园、中茶、日春等9个茶叶知名品牌都在其中。此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在消费者中引发了担忧。
如此看来,笔者认为食品安全的”理想主义”一定要强调,就看我们的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去怎么做和如何去执行,以实现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理想”.
2012年5月19日于六三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