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向考研而获得的”硕仕”和”搏仕”

(2010-09-22 07:39: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

                          单向考研而获得的”硕仕”和”搏仕”

     新京报2010年9月21日报道: 8月30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上公开发布声明,要求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此举引起广泛关注。

    此次被清退的学生中,半数以上属于定向、委培,并且相当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还有少数名人。他们长期不来学院上课,有些甚至已超时学习两三年。

     记者调查发现,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单考政策,如今已成为官员和企业高管获取文凭的渠道。而文凭背后存在各种隐性的利益关系。文凭能有助于官员晋升,官员、企业高管能为学院带来科研项目和经费。

     其实,人们看到这则消息并不奇怪,在中国,教育腐败已是不诤的事实,你国家制订什么”政策”,那么各行业就会有什么”对策”。这就是国外永远学不到的中国唯一一点。

     古代的“学而优则仕”在中国永远不过时,过时的只是那套过严的官员选拔制度。

     研究生教育本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但199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涌进了校园争戴博士帽。有人戏称,这“硕士“就是那“硕仕”,就是要壮大自己的“官位”;这“博士”就是那“搏仕”,就是通过它来博取自己更大的“官位”。

     看看华中科大的清退名单人的职位:有局长、有组织部长、有书记、有国企总经理和奥委会冠军等等等等……,为什么都是这些人在读研、读博,因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前途。

     更因为他们拥有权力,几万元学费可以大笔一挥就可以“报销”;可以不用到学校脱产学习,学习工作两不误,别人也无法去抢夺他的位子;三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和课题都可以命令“秘书”去完成;还可以用“公权力”与学校及导师搞好关系,毕业论文自然会在“导师”和“秘书”的配合下圆满完成。有了“硕士”和“博士”这张硬“通票”,官场上的晋升就有了保障。

     那问题出在哪?研究生单考政策是病因。

     研究生单考政策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如今更多的成为官员获得文凭的渠道, 按现行的制度,统招统考类硕士生的入学考试,英语和政治是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课由学校命题。很多考研学生落榜,英语成为最大的拦路虎。单考,则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由高校出题,包括英语和政治。

     名为单考,就是给所谓的在职官员和企业老总们的一条弥补文凭缺失的一条“绿色通道”,高校有利,官员、老总得益,这是一个“互利共赢”解决为官者求“硕仕”和“搏仕”的途经。缺了它,为官者可能和高校的联系的“纽带”就给折断了。

     笔者佩服发改委主任张平仅以一个中专文凭就可以做到部级官员,不知张主任咋想,为何不用手中权力获取一张“硕士”或者“博士”文凭,对于他来讲,按照时下的现状,一张文凭的获取应该是“轻而易举”的。

从张主任的履历看,他是个实干家,有事迹、有业绩,这样的干部岂能为一张文凭所压倒,我们国家现在正是缺少这种“脚踏实地”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干实事的干部。

     改革或废除研究生单考政策,才能有效的根治官员的“文凭腐败”现象。

 

 

                                                         2010年9月22日于桂林布衣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