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味100个电影瞬间(三十五)“你还记得藤井树吗?”

(2011-09-18 11:06:16)
标签:

影评

情书

分类: 电影

今天是“九一八”  
逼仄人心的警报刚刚掠过上空  
往年都在晚间纪念,今年不知为何改在白天了  
  
这个时刻,我又推一部日本电影,似不太妥当  
不过论资排辈算起来,《情书》这部电影也早该出现在我的电影回味系列当中了,这里无关国籍,只谈情感  
  
岩井俊二的老片子  
我喜欢把这个类型的电影归结为校园题材  
抛开片中的亡人、书信、隔空感应等衬托情节,其实讲的只是一段两个人彼此暗恋却始终未向对方表白的感情,而这样的感情百分之九十都发生在校园里  
  
校园爱情的甜蜜与苦涩,相信我们这些80后都经历过  
而要把这种感情通过电影传达给观众,不是件易事  
首先电影主创必须有经历,写剧本的人应该是个学生时代性格内向的人,因为内向的人往往感情丰富且细腻。  
这个类型的电影,我觉得台湾电影人比较懂,早先的《蓝色大门》就很不错,周董的《不能说的秘密》也很认真,如今像《九降风》、《盛夏光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样的佳作也是比比皆是  
  
国内的电影人也在这类题材上做过尝试,我比较喜欢的是《爱情麻辣烫》里面高圆圆演的那段校园暗恋,《十七岁单车》里的感觉也算是这类吧(也是高圆圆演的,不愧是那时的清纯代言人啊),近年看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十三棵泡桐》,《夏天有风吹过》  
  
但是,但是上述这些都不能和《情书》相比,我认为  
日本只出了一个岩井俊二。而这一个人就可以把这类电影拍到极致,一部接一部全是在讲那点小情小味,《莉莉周》、《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这些也很好,但更像是一种衍生品,《情书》的衍生品,这也难怪,一般一个导演或者说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往往都会倾注全部感情,倾注得自身匮乏,余下的创作不过是余温余情了  
  
最近我写电影文章有个习惯,就是不言剧情而竟扯些乱七八糟没用的  
其实我是改掉以前喜欢剧透的毛病,影评嘛,你只消说它好还是不好就ok了  
剧情留给大家自己去看吧  
  
藤井树的故事,每次看都很容易陷入自己的青葱回忆里  
那时,我们做的一些事,也许那个人真的没有察觉  
那时,很多人做了一些事,我们也许至今还不知  
感谢那个人和那些人  
感谢《情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还是一样
后一篇:祈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