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100个电影瞬间(三十三)“七武士”

标签:
影评七武士 |
分类: 电影 |
今天来谈一部日本经典电影
首先想说一下我眼中的日本文化
对于我们这代80后来说,接触日本文化都是从动画片开始的
小时候看《一休》,大点看《圣斗士》,后来是《灌篮高手》《火影》……
其实同作为亚洲国家,在价值观上差异并不大,再加上文化上的互相渗透
如今很多中国的青少年已经非常认同日本的文化了
甚至有时会感叹中国为什么没有那么好的漫画剧作家
被视为日本国宝级的漫画家“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都牵动着全球影迷与漫迷的心
而我个人也觉得《入殓师》比《卧虎藏龙》要感情真切的多
讲人性、讲故事,日本人比我们出色的多
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无论何时都不可能以一个普通的心态去评说日本的东西
就像我在妹妹的空间里看到的帖子“真正的沈阳人”里有一条这样写着:真正的沈阳人,没有不恨小日本的,尽管也赞叹日本人的气节,尊重日本的文化,甚至交日本朋友,但是给咱那个特殊按钮,目标还是小日本
言归正传,《七武士》片名即交代了主要人物——“七个武士”
“武士”在过去的日本是一个比较高尚的职业人群
就好像中国古代权贵人家的养着的“门客保镖”
他们靠出卖武艺谋生,而没有东家养活而流浪民间的“武士”就叫做“浪人”
片子中的七个武士其实都是浪人
但片名为什么没叫“七浪人”还叫“七武士”呢?
自己去影片中找答案吧
1954年的作品
五十多年间,许多中外电影作品都被冠以模仿《七武士》的名声
许多也许只是巧合,但迫于这部巨著的声望,也都解释成为向黑泽明致敬之意
其实文化本来就是一样需要传承的东西
即使黑泽明也不可能凭空创作出这个故事,也需要总结和借鉴前人的东西嘛
《七武士》最被称道也是被效仿最多的就是对团队群像的刻画
简单的说就是几个人,各个不同,每个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而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些人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这种团队形式的设置不仅是作为一部成功电影的金科玉律
也是许多文学著作惯用的经典套路,比如《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团队、《魔戒》里的护戒小队
近年我国的影视作品也逐渐突出了这种团队,《七剑》、《十月围城》
还有《让子弹飞》里的麻匪七兄弟
而在这种团队设置里,《七武士》无疑是最经典、最值得回味的
哲理方面,黑泽明通过这部作品也向世人阐述了许多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高深的道理
在审视阶级矛盾,生死价值等方面都有可以被奉为经典的对白
演员表演方面,更是本片成功的一大因素
扮演菊千代的“三船敏郎”将这个颠狂的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堪称日本影史上最经典的银幕角色之一
说了这么多
没有别的目的,希望还没有看过的朋友们有机会看看这部《七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