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作为巴库新地标,时间不算长,但影响力完全可以和火焰塔媲美了!

新旧巴库的两个地标,席尔旺沙宫Shirvan Shah和火焰塔。

透过舷窗望去,云层之下,湛蓝无垠的里海与浑黄辽阔的戈壁泾渭分明。作为外高加索地区最著名的“风城”,巴库用它自己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中亚人的面容,阿尔泰语系,伊斯兰的习俗,这就是阿塞拜疆,我们此番外高加索三国行的第一站。身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巴库被称为东西方多元文明交融互通的“中转站”。
巴库Baku作为阿塞拜疆的首都,是整个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城市。它既有着古老的建筑遗产--老城,也有着让人眩晕的现代建筑。旅行者们称这里为“巴黎”和“迪拜”的孩子。
巴库机场--黑德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是以现总统的父亲/前总统的名字命名的。非常有设计感的机场,看到它惊喜,完全没想到阿塞拜疆这个前独联体国家竟然会有这么现代的机场。


接我们的大巴从机场开往市区,穿越茫茫戈壁,远方城市的轮廓正一点点清晰起来,起伏的丘陵中间,一排排整齐的高楼拔地而起,蔚为壮观。车子刚开进城区,远远就能望见那个白色折叠流线型建筑的身影拔地而起,像个巨大的螺旋在天空盘桓。我们的车离它越来越近,具有超现实主义设计的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出现在了眼前。
为摆脱前苏联时期对他们建筑风格的深刻烙印,阿塞拜疆在首都巴库建立起这座极为现代化和富有交互性的建筑——黑达尔阿利耶夫( Heydar
Aliyev )文化中心。


我根本无法用某种具象的物体去清楚地描述或比喻眼前这个建筑,带着鲜明哈迪德风格的白色流线型墙体仿佛组成了一幅三维空间扭曲的形态,无棱无角,唯有一个个看起来超越现实存在的光滑曲面环环相连。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黑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造型,犹如真的把人带进幻化相生的平行时空之中。
如此非凡的杰作必然出自非凡大师之手,它和南京青奥中心、广州歌剧院、上海凌空soho、北京银河soho、迪拜舞蹈大厦、米兰170米玻璃塔等全球数十座有着同样梦幻般立体线条的建筑一脉相承,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它们共同的“母亲”。不幸的是,这位以独特个性、鬼才创意而蜚声四海的伊斯兰裔女建筑师,在一年前(2016年3月)悄然病逝,但她天马行空的设计灵感却永远不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


巴库新城区


老城是巴库的精华所在,也是去巴库必去的景点之一。对于阿塞拜疆这样依靠石油为生的国家,未来将不可避免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老城尽管有很多建筑是后期改造更新,已非原来历史真迹,但这里毕竟是联结阿塞拜疆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巴库城历史悠久。现存老城格局是12世纪席尔旺沙王朝定都后形成的。主要建筑则是更后来修建/重建的。主要景点有席尔旺沙宫、处女塔、“布哈拉”及“木尔坦”两处商栈,若干古清真寺,双门洞的北面正门沙马赫门等。
突厥人对很多建筑都命名为“处女塔”,而以巴库和伊斯坦布尔的最为有名。不过这些名字虽然一样,但来历各有不同。巴库处女塔始建于12世纪,本来位于老城东南角里海畔。但对它始建时的建筑功能仍有不同意见。后经历代叠修与海岸变化,现存建筑高29米,位于离海不足百米处。塔平面呈钥匙孔状,北圆南尖,据说有冬暖夏凉之效。塔内有古井及巴库老照片展览等。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仰望蓝色天空下的少女塔


在处女塔附近,有一些残存的好像古城墙地基似的遗迹。

老城里的骆驼餐厅,就位于少女塔附近。古代丝绸之路的商人会在这里休息用餐住宿。



在老城的门口,有个很漂亮的雕像,叫“五个美人”,展示的是彩色传统梨形杯(阿塞拜疆人喝红茶的玻璃杯)。

巴库老城背后的火焰塔,古迹与现代文明的交汇


老城里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随处可见




迷宫般的街巷用石板铺就,贯穿整个古城。




巴库老城里的小巷子,老城区是巴库整座城市的精华。





老城门:沙马赫门










席尔旺沙宫(Shirvanshahs)被UNESCO称作阿塞拜疆建筑的璀璨明珠,可见它的地位和非凡历史意义。王宫内可以看到很多历史文物,对于了解当时王朝的生活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几经损毁,现在的王宫是经过翻修的,所以看起来很新。这里有最富穆斯林特色的艳丽窗花,色彩夺目;圆顶尖塔、六角石柱、一砖一瓦都别具伊斯兰特色与中东风情。随意逛逛,观赏一下穆斯林建筑特点。2000年宫殿随老城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背景音乐《Arenas Blancas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