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2015-06-25 23:47:27)
标签:

摄影

原创

古建

江苏

分类: 中华大地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水西门内冶山,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斗拱”是我们此次古建筑摄影外拍活动的主题,我作为参与此次活动的摄影人,用手中的镜头记录这种巧夺天工的文化符号,展现它的魅力。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古建专业摄影外拍的活动,在活动中古建专家对古建筑的详细讲解,以及建筑摄影专家用镜头对古建筑精彩的诠释,使我从一个对古建筑一无所知的“古建盲”,到现在不仅对古建摄影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通过对古建的学习也更多地了解了相关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我是古建知识普及的受益者;在提升文化修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摄影水平。

       2015年古建外拍第一站是南京。南京有约2500多年建城史,南京历史上有过许多名称: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康、白下等。而南京第一个名字就是位于冶山的“冶城”。据说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天朝天宫所在的冶山地区设冶炼作坊铸造兵器,其山被称为“冶山”,又叫“冶城”。而历史上记载南京最早的名称就是“冶城”,因此朝天宫所在的冶山地区是南京最早的城邑雏形之一,冶山冶城也因此被称为南京的“母城”。

 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在此大兴土木,兴建了“冶城寺”。元兴三年(404),叛将桓玄入据建康,废寺为苑,在此“广起楼榭,飞阁复道,直连冶城”。此后,这里成为古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称之为“冶城西峙”。   

 明初时朝天宫是当时南京最大、最著名的道观,占地面积300多亩。而“朝天宫”这个名称,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1384)下诏亲赐的,取“朝拜上天”之意。

 明末,朝天宫部分建筑毁于战火。清代康熙、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朝天宫也逐渐得到重修,规模甚大,“宫观犹盛,连房栉比”。康熙南巡时,曾为朝天宫题写匾额:“欣然有得”。乾隆曾先后五次登临游览,每次都题诗寄兴。

道光年间因朝天宫屡遭火灾,从风水家言,把朝天宫大山门由朝正东,改为偏向东南。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把朝天宫改为制造和储存火药的“红粉衙”。

  两江总督曾国藩于清同治三年(1864)攻陷天京(今南京)打败太平军后,为了标榜儒家思想,将朝天宫改为孔庙,并把原在成贤街的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成为清后期南京主要的官办学校,晚清曾在此修过官书。

   

现存的朝天宫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形成了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公祠遗址的格局,其主要建筑保存至今。现在朝天宫东西两侧牌坊分别有“德配天地”、“道贯古今”门额,都为曾国藩所书。【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朝天宫一座红色的围墙,写着“万仞宫墙”四个烫金的大字。“万仞宫墙”是古代文庙建筑的特殊标志性建筑,出典于《论语·子张篇》“子贡贤于夫子”一文,用来形容孔子的儒家学说高深莫测。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朝天宫围墙外是南京市民广场,广场上有不少爱鸟人在遛鸟。鸟笼挂满广场上的景观树以及路灯架,场面颇为壮观。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提笼架鸟的生活俨然成了古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棂星门下的石阶最光亮,几个孩子笑着闹着在滑滑梯。这条石阶曾经磨破几代人的小裤子⊙ ⊙ )也把自己磨出了道很深的凹槽。偶尔也会有个成人按捺不住未泯的童心,挤在孩子们中间滑上一次。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走进棂星门,孔子的雕像映入眼帘,雕像身后是大成门,这里曾是后人祭孔的地方。如今朝天宫是南京博物馆,而各个殿内都用来陈列城市历史文化的展品了。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大成殿作为朝天宫宫殿群中等级最高的宫殿,体积庞大,严谨庄重,但是看起来却一点也没有沉重的感觉,这就是由于斗拱的支撑,使得大成殿的屋檐能够探出得很深远。形成凌空翘起,好似鸟儿张开翅膀,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庞大的屋顶都显得轻巧起来。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斗拱采用榫卯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古建筑的度协调,一旦遇到强烈的地震,这样的结构虽然会“松动”,但不至于“散架”,这样能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起到了抗震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大地震过后,许多古建筑反而屹立不倒的原因。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走过大成殿,在它东殿侧的千年银杏树下小歇,擦擦额间的汗水,抬头仰望,大成殿重檐飞翘云端,纯黄琉璃覆顶,金碧辉煌,在绿荫与蓝天间美伦美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崇圣殿内正在举办:云裳簪影——宋明服饰展,这里展示了南京市博物馆馆藏宋、明时代的服装与各种佩饰,多为南京地区出土。丝绸服装纹样精美、精巧舒适;各种首饰工艺精湛、光彩夺目,堪称一场云裳簪影、梦回宋明的视觉盛宴。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龙凤纹金簪(宋,南京幕府山出土)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牡丹形金饰件(明,南京中华门外将军山沐昌祚墓出土)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嵌宝石花形金饰件(明,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俌夫妇墓出土)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琥珀束发冠(明,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俌夫妇墓出土)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素缎官服。在展厅中有几件考古发现出土的古装吸引了我,站在宽袍大袖前的我心里不禁在问:“这么大,怎么穿?”难道古人的身高个个都如姚明吗?经过查阅资料证实:古人不仅身材高,智慧也很高。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朝天宫有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在冶山的最高处,建有一座“敬一亭”,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专一敬业之意。【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石龟趺座有了新的作用【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古建摄影】“冶城西峙”--南京朝天宫




背景音乐《踏古》,敬请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