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法国巴黎摄影原创旅游 |
分类: 欧洲 |
埃菲尔铁塔做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巴黎的象征,这是毋庸置疑的。当我直面铁塔时,有一种难以自制的无限感慨和激动。

在卢浮宫前见证爱


铁塔米褐色的颜色以及呈巨大树干状的外形,与天空、大地和周围的街景都十分协调,不会有突兀感。从近处观察铁塔我发现它是由极细的铁骨结构组成,这使得铁塔在天空中不会过分抢眼,而又有一种相对缓和的色调。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相信,当1884年埃菲尔铁塔的构想被提出的时候,很多巴黎人甚至是很多法国人都并不赞成,许多人认为这个东西简直就象个大黑烟囱,不伦不类,而且无用。甚至在建成以后,还有人建议拆掉它。
就在铁塔方案行将实施之际,巴黎掀起了一股抗议浪潮:一个1000英尺高的建筑将会拉低巴黎的天空,并且压制城市的其他地标,例如圣母院、卢浮宫和凯旋门……当铁塔开始破土动工的时候,超过300位知名的巴黎市民联署一份请愿书,要求停止这一工程。他们声称埃菲尔的“大烛台”会损害巴黎的名誉和形象。不过埃菲尔和市政府并没有理会这一抗议,建造工作丝毫未受影响的继续进行。
谁都没有料到,曾经被批得体无完肤的高大建筑如今却代表了建筑新美学的兴起,彻底融入了巴黎的景致之中,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象征。

关于铁塔还有一个更加浪漫煽情的故事:铁塔设计师埃菲尔的妻子玛格丽在他们相伴15年后不幸生病去世。埃菲尔痛苦万分,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决定要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他要站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对玛格丽说他爱她。晚年时,他登上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他对苍穹大声喊着玛格丽的名字说:“我爱你!”多年以后,这份爱的表白依然在高塔上空回荡,埃菲尔铁塔也因此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第二站是卢浮宫,只能在外面拍照,没有时间入馆参观。卢浮宫过于庞大,即便花上三天三夜也只能走马观花。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卢浮宫。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贝聿铭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这场争论长达两年,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甚至有人说:这破玩意儿看起来就像一颗巨大的假钻石。
贝聿铭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巨大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玻璃金字塔设计。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历史,是古典与现代的碰撞,是历史和当下的对话。而这些碰撞终于被和谐所替代。
当我站在广场前头看卢浮宫和玻璃金字塔,发现这两样建筑彼此安静地对望:玻璃金字塔虔诚地对着卢浮宫,而卢浮宫也像伸出手一样抚摸着它的头。历史和现代相见,仿佛穿越千年,最终握手。
从卢浮宫的方形宫廷到新凯旋门这条直线道路被称为“凯旋轴”,从东向西依次贯穿了卢浮宫,杜勒丽花园,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新凯旋门,全长一共九公里。在方尖碑的正前方,已经能看到远处的凯旋门。
协和广场广场呈八角形,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1830年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方尖碑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方尖碑高23米(包含基座),重达250公吨。因为原始的尖顶遗失了,1998年法国政府在方尖碑的顶端加上了金色的金字塔尖顶。
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下令修建而成的。几经波折,1836年才完工。拿破仑本人活着时从未走过凯旋门,直到1840年他的骨灰才从这里穿过。现在的凯旋门是举行全国纪念性活动的重要场所。

大厅的顶棚也是结构外露的,各种彩色管线
这个玻璃通道在外面看着很亮眼,里面看着也不错,估计夏天会很热
蓬皮杜称为“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自然与那些旧的艺术博物馆不同,集中突出了“现代”二字,专门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结构派、概念艺术及流行艺术等各种流派的2000幅作品。


圣梅里教堂

屋顶上的艺术


下面就是蓬皮杜门口的广场,几个大管子十分醒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