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壮观充满了绮丽色彩的吉木萨尔五彩城
俯瞰新疆:雪山脚下的乐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6月13日首都机场早班飞机直飞乌鲁木齐,一切顺利,中午抵达地窝堡机场。老周按照事先的约定,在机场接上我们五个人去了乌市的开发区。午餐老周请客,吃的大盘鸡。(老周大名周洪江,是我2007年新疆南北行时认识的司机,2011年伊犁之行再次合作,相当愉快;所以这次依旧找他。老周是60后,转业军人,驾龄二十多年;人实在、厚道、讲义气,驾驶技术非常好;所以还找他,心里踏实。)
餐后没进市区直接去往此行的第一站:位于吉木萨尔县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
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在吉木萨尔、奇台以北的戈壁荒漠,这里本是蒙古系野马的故乡。1876年沙俄探险家普尔热瓦斯基“首先发现”了准噶尔野马群,大肆捕杀制成标本,又将准噶尔野马的信息带到欧洲。
于是欧洲人纷至沓来,猎杀之余,将大量野马驹带回国内放养。致使这一带野马濒于绝迹。经国内外动物学家一再呼吁,上世纪80年代才从英、德等国引入17匹当年被劫走的“普氏野马”的第八、九代后裔,在吉木萨尔县西北30公里兴建9000亩圈场中放养,并在保护区内建立了全国唯一的野马繁殖中心。
准噶尔野马,又名普氏野马,蒙古野马,原栖息于蒙古和中国准噶尔盆地,现已见不到真正的野生种群。
普氏野马具有6000多万年进化史,原产于中国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至今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属于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统计全球数量不足1500匹,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是比大熊猫还要珍稀的物种。
普氏野马属蹄目,马科,肩高124—140厘米,体长2米左右,体重约300公斤,该马一般头大颈短,毛色呈浅棕褐色,腹部和脚部色稍浅,蹄部和尾鬃为黑色,后小腿有一白灰色环斑,鬃毛直立,有一黑脊线由背至尾部,与家马的主要区别为额部和颈部鬃短而直立,无长鬃毛,头大体型较小,毛色较为单一。野马寿命25—30年,母马的育龄期长达15年。
中心现有圈养野马90匹左右,分别在三个圈中饲养,可能是午后气温较高,马儿们一点儿都不精神。有一位中心的技术人员为做了非常专业的讲解。
野马有33对、66条染色体,家马有32对、64条染色体。
目前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现存的野马已近300匹,数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野马的怀孕期平均为335天,约11个月。
野马与家马的主要区别为额部和颈部鬃短而直立,无长鬃毛,头大体型较小,毛色较为单一。
野马毛色呈浅棕褐色,腹部和脚部色稍浅,蹄部和尾鬃为黑色,后小腿有一白灰色环斑,鬃毛直立,有一黑脊线由背至尾部。
野马圈养到4、5岁时,才能放归野外,但是中心会不间断地跟踪监测。
离开野马繁殖中心我们直奔五彩城。 五彩城又称五彩湾,是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特征而得名。它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境内,南距县城区150公里。
过去五彩城一直不为人知,人们把那块地方称为死亡之地,传说凡是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生还的,这便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80 年代初,才被石油勘探工作者发现,很快就成为全国所熟知的旅游胜地。是电影《卧虎藏龙》、《车师古道》、新版《西游记》等外景拍摄地。
到达景区的时候,只有我们六个人,享受了专场拍摄游览的待遇。
尽管在网上看到过多次五彩城的图片,但是当我身临其境时,还是被它的景色所震撼。走进五彩城就像走进一个梦幻世界,光怪陆离的色彩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涌来,那么明快、那么强烈、那么丰富多彩,真让我感到目眩。顺着山势举目展望,那些或大或小、错落有致的山冈无不被艳丽的色彩缠裹着,呈现出千姿百态、扑朔迷离的景象。
五彩城的地理结构:大约在几十万前的某个地质时期,这里沉积了很厚的煤层,然后由于地壳运动,地表凸起,那些煤层也随之露出地表,在雷电和阳光的长期作用下,煤层大面积燃烧,结果形成烧结岩堆积的大小山丘,成为目前这种绚丽的自然景观。
尽管在网上看到过多次五彩城的图片,但是当我身临其境时,还是被它的景色所震撼。
五彩城是由数十座五彩山丘组成,粗略估计,面积有十几平方公里。穿行于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山丘之间,真有走进迷宫的感觉。当你置身其中,真如置身一个美丽的梦境。
五彩城是低缓的丘陵状地貌
被风化的红层岩,自然形成了各种造型
我独自一人拍摄时遇到了它!据说戈壁大漠里的蛇有剧毒,吓得我一身冷汗!!!
终于等到黄昏时,整个五彩城被落日点燃,那些本已淡化的色彩一下子强烈起来,五彩城也变得绚丽多彩,红的如火、黄的如金、绿的可爱、蓝的诱人。
五彩城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美在于它的原始,它的悲壮,它的神奇,以及它给予人们的无限遐想。相信每一个走近它的人都会为它的无穷魅力所倾倒。
当我们离开五彩城时,月亮悄悄升起,天色已晚,漆黑的路上只有我们在孤车行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