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情深
图尔米的浩瀚星空
今儿是住在图尔米的最后一晚,昨晚看到满天的星星心里痒痒,很想去拍星空,所以晚饭后约了三个团友走到旅馆外面的树林中拍摄星空和星轨。
图尔米的灿烂星空令我欣喜若狂


BUSKA LODGE是图尔米附近最好的旅馆,但是受自然条件所限,每天只能供给3小时的电,洗澡水基本是凉的,而且水流非常小,每天灰头土脸的回来凑合洗洗。餐食勉强能吃个六成饱,自然减肥非常成功。手机没有信号,也挺好,每天出门不用带手机,索性关机,真安静。
BUSKA LODGE的建筑非常有特色
餐厅
餐厅单调的屋顶被用心装饰了
我们的房间
2013年12月26日早晨离开BUSKA LODGE,离开图尔米,我的心里多少有一种复杂的感情:这里是奥莫河谷的南部,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苏丹、乌干达的多国边境地区,部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原始、质朴。离开这里,意味着重新回到都市中,重新回到有手机信号的现代世界,重新回到我们原来熟悉的生活里。
最近20多年世界各地的游客陆续到这里探访,给这里带来了外部世界的文明信息,也带来了物质的诱惑,但是,我觉得这里还算得上地球上一处很自然和谐的原生态区域,保存了一份原始纯净的部落文明。
从图尔米出来,沿着广袤的原始丛林,我们一直往北疾驰。今晚住宿在阿尔巴门奇。
沿途拍摄的照片







这是路途中我看到的最好的房屋

路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驴车



非洲屋脊的行摄即将结束,大家似乎有些归心似箭。27日一天将近500公里的路程也使得我们不能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此次我们深入到奥莫河谷,零距离接触到多个非洲原始部落,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值得。
十一天的行程非常紧张,从首都乘坐国内航班往返北部古城拉利贝拉,回到亚的斯亚贝巴后行车两千多公里往返奥莫河谷的南部重镇图尔米。一路尘土飞扬,每当有车经过都要赶紧关车窗,即便如此, 每人还是天天灰头土脸。北部宗教圣地的教堂、人文气息,以及南部奥莫河谷的原生态和古老部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尽管目前奥莫河谷地区部族文化依然完整,但是种种迹象已经表明这一地区正在逐渐丧失其特色。Mursi 穆西唇盘族就是个例子,年轻一辈受到教育的影响,慢慢不再如此特殊装饰,只剩下老一辈身上的印记。如果南北公路彻底修好,会给这些原始部落带来多大的变化?也许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传统生活以后将永远消失。
路遇几位美女,她们非常愉快的接受了我的拍摄请求。我认为埃塞人可以说是长得最漂亮的非洲人了。


首都南部一个城市的长途汽车站
从首都通往南部的公路正在修建,一部分路段已经通车。我在想南北公路彻底修好,会给这些原始部落带来多大的变化?也许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传统生活以后将永远消失。

我们从空气清新的阿尔巴门奇一直开到空气中弥漫着干燥味道和灰尘漫天的亚的斯亚贝巴。交通和环境混乱,大量的新住宅区崛起在田野里,街道上全是简陋的板房式商铺,树木花草似乎一下子不见了踪影,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这个发展中大城市的特点。
晚上全体团员在一家中餐馆就餐,路上地接老李打电话给店家预定了饺子、热汤面、烙饼。今晚菜品上了很多,还叫了啤酒。终于又吃到了向往已久的中餐,太亲切了!这顿饭吃的很热闹,因为要回家了,大家也都非常兴奋。
吃过晚餐,我们直接去往机场准备乘坐夜航回京。被扣了相机的闫老师和领队首先办理了出关手续,接着去办理相机托管事宜,我们余下的九个人各自办理离境和登机手续。
这趟航班百分之九十九是中国人,绝大部分是劳工,还有一些是在这边做生意的小老板,因为都是劳动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很快就聊成了一片。
我们九个人出关后各自逛着机场里的小店,一直没有看到闫老师和领队的身影,预感到有些不妙。
凌晨12点半闫老师两手空空的来到了候机厅,从他多少有些沮丧的表情看出相机的事情没有办妥,没过多时领队垂头丧气的也到了候机厅,据他说:相机人家不说不给,而是各个部门互相推诿,像踢皮球一样将他两踢来踢去,谁也不管,想交托管费人家说不知道交多少合适。辗转了两个多小时,相机始终没给。领队最后决定先不回国,留下来办理手续要回相机,结果海关说你已经办理了出关手续,就不能再次进入到埃塞俄比亚境内了,生生把他推了回来。事情只能回国后再通过外交部和使馆交涉办理了,结局什么样很难预测。这件事给我们此次埃塞之行蒙上了阴影,对埃塞俄比亚的印象大打折扣。
因为飞机机械故障航班延误,我们又饥寒交迫地在机场里忍了8个多小时。28日上午10点终于登上飞机逃离了埃塞俄比亚。
慢慢回想和整理这十一天的旅程: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历史悠久、部落众多且各自的发展历史、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一个复杂组合体,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北部宗教圣地拉利贝拉,美轮美奂的岩石教堂,这一“世界第八大奇迹”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也是这段人类历史的忠实记录。还有生活在这里的埃塞人民,虽然身处贫困、疾病和饥饿的环境,但从他们纯净的眼神中丝毫看不到悲哀与抱怨,我被他们的坚强与乐观所打动。而在南部的一些原始部落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更加真实、自然、质朴,沿袭继承了各自不同的部落风俗文化,从他们的纹身、服饰等方面可以看出,贫穷落后阻止不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非洲各国中埃塞俄比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算高,但漫漫几千年人类原始部落能完整保留至今已属难得,我们走进去目的是接近它、了解它、保护它,在为世界保存一块净土的同时,让人们多走、多看、多想,对人生的认知、领悟上得以升华。在此我由衷地祝愿这些生活在非洲屋脊的人们经过自己不懈努力早日摆脱贫困,营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非洲屋脊的行摄使我感受了一段别样人生。
我们同车的三位旅伴
此行的五位女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