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我到福建境内游玩,专门去了一趟漳州市南靖县参观著名的客家土楼。3月5日早4:30起床赶头一班出鼓浪屿的轮渡,打车到长途汽车站上了第一班去往南靖的长途车。土楼是我向往已久的游览地,一路上非常兴奋。
在闽西南山区腹地的南靖县,重山叠嶂,苍茫四野,一座座夯土版筑的土楼点缀在小溪旁、田野间,绿树掩映的山脚下,它并不富丽堂皇,却纯朴、宁静,千百年来,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风雨,依然巍然屹立。
沿着南靖县船场溪畔西行,沿途群峰竞秀,积翠凝岚,梯田层叠,溪流环绕,青气浮浮,霭雾淡淡,清纯如酿的空气,让人嗅出许多逝去的年代,追寻历史行走的印记。土楼像是一部记录中原汉民南迁的特殊词典,古老、神秘,悠远、深邃。
土楼建筑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漳州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漳州土楼数量最多:共800多座。南靖土楼
成千上万,堪称“土楼王国”。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塔形、合字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套筒形、雨伞形、方圆结合形、马蹄形等,并且拥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
和贵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遗申报点之一”,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方形土楼,简氏家族住宅,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坐西朝东,占地1947.3平方米,高5层,21.5米,每层28间共140间。和贵楼有四奇:一奇因为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是因为他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三奇是因为楼内有二口水井,相距不过十多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被人称为"阴阳井;四奇是因为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内院中建有面积159.1平方米的“三间一堂”式私塾学堂,堂内悬挂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的“兴学敬教”横匾。和贵楼楼上门有楹联:“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宗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门扇联是:“和亲既康乐,贵子共贤孙”。这座楼建在以方圆220根大松木做桩的基础上,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巍然屹立。





和贵楼沼泽地

水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