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里有最好的我们

(2023-04-15 15:57:56)
标签:

黄果树

杜鹃

缤纷

风湿

喧哗

分类: 随笔
那里有最好的我们


那里有最好的我们

(一)


看过一本旅行博主的书,记得上边说——旅程的尽头应该是一片能够单独面对自己内心的净土。当时就想,就当前满世界景点人满为患的情况而言,要能践行这句话,体会那种内心的宁静,恐怕很难。

 

及至近日回故乡,跟着同乡们去黄果树大瀑布,在自己休息的短暂时间里,突然就体会到了这种不为人干扰的内心安宁。四月初,天气甚好,虽然不是旅游最旺的季节,这个闻名世界的景区依然是游人摩肩接踵,尤其是走向主瀑布的山间小路上,一群群游客嬉笑喧哗,热闹非常。转过几个山路弯弯,突然一帘78米高银光闪闪的大瀑布就呈现在眼前,耳中尽是轰鸣的水声,人们发出一声声欢喜的惊叹。

 

同行的朋友们兴致勃勃继续前行,将跨过水流走近瀑布,从水帘后面的喀斯特涵洞穿过,由水流的下游再回归河岸这边。而我为风湿折磨的双膝在走过两万步之后已经不堪重负,只能放弃这种跨越,留在河岸这边等他们尽兴而归。好在就在观瀑台不远,有一个露天的咖啡座,正好让一杯拿铁陪我,反而可以更加细致地观赏这面号称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大瀑布。

 

作为本省人,我是来过这里两次的。记得第一次来时还在读初中,当时此地并未进行商业开发,游人也没有多少。我和妹妹在母亲的带领下,踩着河床底滑溜溜的石头径自靠近瀑布,直走到岸边最接近水流的地方,在那里由妈妈单位的同事为我们拍下一张照片;记得我背着双手,目光有点无知无畏的那种少年桀骜,并未看向相机镜头,而是斜着看向头顶上的树枝。

 

这么回忆着,就站起身来,去找当年站立过的地方。尽力回想照片上瀑布的角度,远远地搜索岸边的石块,发现有一个位置极其吻合记忆中照片上的角度,有一块大石头,下方两块较小的石头,可以站人的大小。于是我相信,这应该是遥远时光里面自己站立过的地方。

 

其实就算是记忆模糊,也甘愿这样欺骗自己。随之而来的感叹像一股稠稠的暖流,从心底熨过,有点甜,有点酸。在那么多年之后,能第二次回归自己一直清晰记忆着的地方,肯定是有点欣慰的;更多的感叹却是,自己已经从那个桀骜不驯的反叛少年变成了如今风湿疼痛,步履蹒跚的中年人。

 

记忆

以自由落体

以每秒78米的速度

砸下来

水花飞溅

从发梢到皮肤

渗入心脏

血流加速

冲破膝关节

风湿和疼痛无所遁形

连同汗水一起被逼出来......

 

此一刻的累与疼,都在叹息里释放,看着汩汩飞流,谁不生出——逝者如斯夫,这样的感叹,古今同理,人类对岁月沧桑的感怀从来都是一样的。

 

(二)

 

这算不算“在旅行中找到自己”呢?

 

其实,不管周围有多少熙熙攘攘,人的内心依然是可以安静的。别人的惊叹或者欢呼,属于别人的世界,每个个体对世界的感悟、从自然界获得的信息反馈肯定是个性的,也无需与人共鸣——那是个人“清凉荒芜”的世界。由此而言,“旅程的尽头应该是一片能够单独面对自己内心的净土”,对此我是深以为然的。

 

人最为宝贵的是情感。也许,科技发达的今天,根据算法,可以有强于人类大脑的种种智能替代品,但是,人类情感的纤细丰富,一定是专属的、不可复制的。想想流淌在心中五味杂陈的种种感慨,这些才是人的财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从经历中提炼出来的宝藏。

 

人类究竟留下了什么,有什么是值得流传在宇宙的?可能只有爱与美了。那种复杂的、纠结的、令人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哭或笑,生或死的复杂情感,这些难以表述和临摹的量子纠缠,无法用价值、效率和逻辑说通的奇怪逻辑,才是我们生命独一无二的体验啊。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谁说不是呢?

 

平素里碌碌营营的人,在旅行中,在环境变更中,与自己——因被冷落与忘怀而悲从中来的、终身相伴而又似曾相识的另一个自己擦肩而过。

 

(三)

 

可是仅仅是人才有这样复杂的内心潮流么?走过的地方越多,见过的风景越多,对这样的问题越没有肯定的答案呢。

 

坚信动物也是有丰富的情绪的,只是人类并没有掌握各种动物交流的密码吧;再进而到植物,难道这万千姿态的世界,数不清的植物又岂是没有各自的生存秘笈么?

 

当我在百里杜鹃的家乡,面对漫山遍野的似锦繁花的时候,却不得不提醒自己,谁能说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才拥有和生命对应的情感体验呢?

 

有人说Life is alive in everything,万物皆有灵。当你看到硕大的杜鹃花把一棵一棵树点燃,铺满山坡,不得不感叹这专属一方的美蕴含的强大生命力。这里的杜鹃全部是野生木本,长成参天大树,每一朵重瓣分层,开到碗大,姹紫嫣红。这铺天盖地的杜鹃认准了这里的湿度和气温、纬度和海拔,以如此缤纷守护这一方水土。爬到山头俯视,一座座山峰花团锦簇,我想,植物也是有选择、有自我的。

 

道教就说世间万物可以互相转化,老枫可以化为羽人,朽麦可以化为蝴蝶,山可以化为百合。有情或者无情、远或者近、世间一切都可以互相转化。

 

如果生物之间真有互通的量子纠缠,有如此可以交换的生命密电码,今世绽放在我们眼前的杜鹃也许正是诸多世纪前的我们自己,当我们漫步在丛丛杜鹃之间,我们和它们之间会有内心能量的呼应吧。

 

是的,这就是旅行带来的意义。

在短暂的一生和现实的局限中,我们也许很难再游走到那些地方,但走到那些亿万年存在的草木、石林中间的时刻,我们的人生被拉长,世界被拉宽阔。当我们离开,回到锱铢必计的日常,我们知道眼前的生活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那个更加古老、更加传统、更加自由、更加天真和洒脱的我们,依然存在着,就在大瀑布的水流下、在溪边、在高原的阳光下、在一朵杜鹃的花蕊中。在那里,有最好的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结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