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引人深思的绘本 《安的种子》阅读感悟
(2014-10-24 21:11:53)
标签:
育儿 |
俗话说“定能生慧,静能通神。”可是对于本来说,他却不愿意守住本分,定不下来,一心追求“第一”。能否种出千年莲花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第一”本身。因此,在追逐第一的过程中,他忽略了身边的一切美好:飘飞的大雪,雪地里的游玩,可爱的小狗,身边的朋友……当然也绝对不会想到要去研究种子生长需要的一切条件和环境,他需要的只是一个结果。等不到结果的本最终的结果就是生气,愤怒,最终放弃。
思考:满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凡事都走在前面,却不教育,不陪伴,不引导,孩子需要什么,思考什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烦恼,也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长。一旦孩子不成材不成器了,就一味的生气,愤怒,甚至放弃。却不晓得反思一下自己,只是抱怨自己命不好,没有遇到优秀的孩子。
不问耕耘只求收获,将一无所获!
读静,所能联想到的就是“宁静致远,精益求精。”这是一个耐心的,细心的,爱阅读的孩子。他知道在书籍中寻找答案。他的知识水平也许远远的超过了本和安。物质生活条件也相当不错,金花盆,名贵的药水和花土是需要花费银子的,他不缺这个。有优越的条件,有书本的引领,有精的伺候,为什么已经发了芽了小幼苗,最终还是夭折了呢?唯一的原因恐怕就是没有遵从植物生长的规律,缺少必要的阳光和氧气,最终窒息而死。
思考:所有的东西都是名贵的,最好的,伺候绝对也是到位的,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的,唯有一点,你的发展也必须是由我来定的,请照着我给你铺好的道路前进。你是我的,我想你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些温室里的小花,那些被安排的下一代,就是这样产生的。
不以本来的样子爱他,而是以我要的方式爱他,无异于慢性自杀。即使不死也将逐渐趋于平庸。
《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安的性格:心不妄动,所处而安——安心的将得到的种子安放在胸前的小布袋,接着照样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散步,从容的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过程。那样的从容淡定,不急不躁。不过,在集市买东西的时候,他会细心的向卖莲藕的人打听种植莲花的方法。原来,除开书中自有道理之外,生活处处也皆学问啊。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适合莲花生长的池塘一角,安种下了种子,也种下了希望。恰当的季节,适合的土壤,适宜的温度,柔和的阳光,漫长的期待终于修成正果——在盛夏的清晨,古老的千年莲花迎着暖阳,灿烂盛开!
思考:孩子就该有一个孩子的样子,孩子最重要的的功课就是玩。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玩耍,需要陪伴,需要做各种各样适合孩子做的事情,父母的陪伴,就是见证孩子的变化,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需要的阳光和温暖,却又给他光辉灿烂的自由。
有引导和陪伴的爱,终将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读绘本,读人生。急于求成,违背规律,追名逐利,无视美好。一生匆匆而过,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记。如果安静的住在当下,守住自己的本分,拥有一颗平常心,安心的做最好的自己,生活将会给我们最大的惊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