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意志品质特点
(2013-03-10 21:46:00)
标签:
教育健康 |
分类: 团辅课题 |
所谓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按目的支配、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总是与行为紧密相联,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我们称这种行为为意志行为。意志行为即受目的支配、调节的行动。比如,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始终如一地坚持锻炼身体等。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现象,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们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坚强的意志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意志对人的情感、行为有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意志是知转化为行的关键内部因素;认识转化为行动,要经过动机斗争、确定行动目的、做出决策、执行决定的意志过程才能实现。意志对学生的良好品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仅有认识和情感体验,而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就很难由知达到行,所以意志是培养道德行为的首要因素。意志对学生的立志成才、一生的工作与事业都具有重要影响,学生要立志成才,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意志坚强,成为生活的强者。
意志品质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表现为:意志品质在确立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过程中起着定向作用;意志品质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其维持和强化作用,主要是自觉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的作用;意志品质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的调节作用;意志品质对学习过程中的创造作用,学生具有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独立的思考精神,才可能有众多知识的储蓄,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高中生意志品质发展的基本特点:
1.自觉性品质有所提高。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对行动的目的、意义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的品质。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并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它使人自觉、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任务,而不是靠外力来监督。高中生的自觉性有了大的发展,表现在目的明确,既有长远目标,又有短时目标,能以自定的目标去支配行动,能把自己的言行置于目的之下,能舍弃一些与目标无关的行为,还能自觉地排除内外困难,以达到既定目的。但是,高中生的吃苦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较差,常常出现与自觉相反的品质——暗示性,独断性,争强好胜,甚至一意孤行。
2.果断性品质有所发展。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迅速而又合理地采取行动的意志品质。果断性以正确认识为基础,以自觉性为前提,以大胆勇敢为条件。高中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社会和生活经验不断积累,因而在处事的果断性方面有了很大发展;表现为对新事物、新情况反应快,行动也快;懂得珍惜时间,反对因犹豫不决而浪费时间;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并不回避,而是以积极态度果断处理。但高中生对复杂局面的正确人、机敏的判断能力,及在关键时刻决策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自制性品质有所增强。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过程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行动的品质。自制性也是以人的意志自觉性为基础的。中学生自制性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生情绪比较稳定,道德认识也逐渐成熟,控制和调节个人的能力发展较快。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自制水平明显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并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使不在场督促,也能用内在力量控制自己,大多能自始至终朝向最后的目标。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善于支配自我、克制自我。同时也应看到高中生的冲动性和任性较成年人仍比较明显,有时会出现人际冲突、违犯纪律、盲目从众等问题。
4.坚韧性品质逐渐形成。坚韧性是指为了实现目的能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完成艰巨复杂任务品质。坚韧性同一个人的精力与毅力密切相联。意志的坚韧性,意味着能适应紧张的工作生活,又能锲而不舍、有始有终、直至实现目的。坚韧性与学生的兴趣、动机及对任务意义的认识有关。初中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才能够保持较长久的注意力,当学习顺利时劲头十足,一碰到困难就会败下阵来。高中生就不同了,他们的责任感比较强,即使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不是立刻退缩,而是努力解决。意志坚韧性的养成使得中学生越来越能经受住困难的考验,以面对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