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功能
(2011-03-08 08:23: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团辅课题 |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有目标、有系列、操作性较强、相对稳定而又灵活机动的团体辅导形式。一般说来,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来加以解决,使同一年龄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整体性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可预防因缺少必要的关注、疏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不适应甚至是心理障碍。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这样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防止因缺少关怀、引导而发生的心理不适应、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特殊功能,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所难以替代的。正如台湾一些学者所说,用 “团体方式进行辅导可说是目前学校辅导工作的主要趋势之一”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功能是“发展性”和“预防性”。
其“发展性”表现在,通过班级团体辅导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扰,促进正常人良好的发展与心理成熟,培养健全的人格。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在发展都有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必然会经常遇到从未经历过的事,面对这些“第一次”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们在尝试中经常遇到困惑和种种心理冲突,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困扰。若不及时予以“化解”,就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例如学生的适应问题、情绪波动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动机问题、青春期问题等等。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学生提高了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自我心理问题的能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学习情景与团体动力,可借助于同学间多向互动,集思广益,获得多重反馈;通过教师引导和催化,引发团体动力,有效地发挥互助作用。班级团体提供给学生一个现实的社会的缩影,使他们将从团体中所获得的洞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链接,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去学习或改变行为。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预防性”指的是,中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或成长危机,也必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事先是有征兆的,况且出现的问题一般都与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可以观察和预见的。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这些成长规律,运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将“引领、诱导、防范”工作做在问题发生的初期,一方面能容易阻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容易较快地使问题得以解决。就好比人得了病,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越容易较快地治愈是相似的道理。对于正常的学生来说,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之间彼此交换意见,互诉心声,加深、加宽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讨论以后可能遇到的难题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增进对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以预防问题的发生或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