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麒麟收藏】东莞企石镇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江边村

(2014-11-02 20:25:09)
标签:

房产

分类: 胜迹

东莞企石镇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江边村

【麒麟收藏】东莞企石镇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江边村 (2014-03-01 05:28:24)

http://s3/mw690/001EbTiLgy6GXlMjVrs12&690


江边村是民国时企石最富有的村落,如今是珠三角地区原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2009年,江边古村落被列为“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江边村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江边村晋升“中国景观村落”
http://s9/mw690/001EbTiLgy6GXlMxNEc98&690

江边村,乍听名字,想来村落必然与“水”有关。果不其然,位于企石镇中部,北临东江河畔,南靠东江支流石马河,江边村因此得名。
http://s13/mw690/001EbTiLgy6GXlMKHikcc&690
元武宗至大(1308-1312)年间立村,距今已有700多年,与村西五六千年的史前万福庵遗址相邻,是以黄姓为主的宗族村落,占地面积53673平方米。
http://s13/mw690/001EbTiLgy6GXlNbE2E1c&690

江边村古建筑群集中在东莞市企石镇中部的江边村新围自然村。民居全部用砖木结构向北呈座椅型排列,除了夹杂少量的新建筑,仍大致保留了清朝时期的村容村貌,村内共有明清时期的旧居92间,祠堂、家塾16间。

江边村黄姓祖先自古江夏(今湖北)迁徙广东南雄后,其先祖黄云萝在南宋时期又由南雄珠玑巷迁居企石;1311年黄云萝的第七代孙黄月聪再定居江边新围,此后的新围自然村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定型成为村落。

http://s6/mw690/001EbTiLgy6GXlPa5F305&690


http://s9/mw690/001EbTiLgy6GXlNyskM98&690
光宗耀祖
http://s1/mw690/001EbTiLgy6GXlO0GGY50&690
黄氏宗祠,相传海瑞曾在此下榻,住东面上房,住后房间没有蚊。后来说是因为房间当时新粉刷不久,灰中的气味把蚊赶走。从侧面出看出村民对海瑞的景仰。“起凤”二字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传说是皇帝所赐。
http://s7/mw690/001EbTiLgy6GXlOhbWS26&690

黄氏宗祠是绕不开的焦点。它是江边村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祠堂,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0年),占地面积为654平方米。宗祠是为纪念江边村黄氏先祖黄学伊而建。

祠堂三进三开,内竖36根石柱作支撑,用招梁式架构、中轴横轴线对称建造,在阑额、普坊上施如意斗拱,层层叠叠出头门,气势恢宏。这种斗拱牌楼的正门规格,据说在古代建筑中,须经朝廷批准方可建造,在民间建筑中很罕见。据说黄学伊和著名清官海瑞是至交好友,海瑞从中帮忙,朝廷才批准建造的,而祠堂门口的“起凤”牌匾,也是御赐。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学伊最初在海瑞家乡海南琼山县任教谕,后来他们同在江西为官,黄学伊任抚州通判,海瑞任兴国知县,二人关系更加密切。明代隆庆六年秋天,海瑞专门来到江边探访黄学伊,觉得黄氏宗祠清雅、明净、风水好,于是入住二进左侧的厢房,在里面住了20多天。如今,“海公临榻”四字,便是很好的证明。

其间,海瑞为黄氏宗祠书题:“匡弼王公葵悃日倾沾雨露,忠诚赤子铎声时振彻云霄”楹联一副,并为黄氏祖墓题写了“福寿名山”,刻碑于墓莹。至今,楹联仍悬挂在“敬思堂”里。


http://s13/mw690/001EbTiLgy6GXlOAUWg1c&690

http://s6/mw690/001EbTiLgy6GXlOVoah55&690

http://s6/mw690/001EbTiLgy6GXlPa5F305&690

http://s12/mw690/001EbTiLgy6GXlPpOK77b&690

http://s1/mw690/001EbTiLgy6GXlPJhp640&690

http://s12/mw690/001EbTiLgy6GXlPWfrl5b&690

http://s9/mw690/001EbTiLgy6GXlQbTRec8&690

http://s1/mw690/001EbTiLgy6GXlQxK8g10&690
http://s10/mw690/001EbTiLgy6GXlS39gd79&690
“耕读传家”,是传统农业社会不变的理想。走在村中,看着而生家塾、纯叟家塾、洁夫家塾,你可以想见这里昔日的文教之盛。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举人4人,秀才5人,解放前的文学硕士1人。 
http://s6/mw690/001EbTiLgy6GXlSk9tr25&690

http://s13/mw690/001EbTiLgy6GXlSCVGI8c&690

http://s9/mw690/001EbTiLgy6GXlSTTMA68&690

http://s4/mw690/001EbTiLgy6GXlT7OnNe3&690

这里的古建筑类型多样,具有浓郁的广府特色:在平面布局上,直头间、明字间、金字间乃至各种组合类型都完整保存下来;在建筑用材上,多以红砂岩、花岗岩做门框、窗框和墙基,豆青色水磨青砖砌筑墙体,形成独特的建筑色泽搭配;在装饰题材上,多采用蝙蝠、瓜果、人物故事等,具有鲜明的明清广府建筑特色;在装饰手法上,彩绘、灰塑、木雕、石雕、砖雕一应俱全。


http://s3/mw690/001EbTiLgy6GXlTlZAea2&690

http://s6/mw690/001EbTiLgy6GXlTzvJbe5&690

http://s15/mw690/001EbTiLgy6GXlU44SWde&690

http://s14/mw690/001EbTiLgy6GXlUmelf4d&690

http://s7/mw690/001EbTiLgy6GXlUKVGS76&690

http://s9/mw690/001EbTiLgy6GXlVb6BO98&690

http://s13/mw690/001EbTiLgy6GXlVx0fO7c&690

http://s1/mw690/001EbTiLgy6GXlVXDNK80&690
江边村现保存元代至清代的建筑242座,以清代晚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古井12眼,水塘4口,三百年以上的古榕树6棵,百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约1000棵,以“三纵十五横”的巷道成井字形网状的村落布局,交通、防御、排水、消防体系比较完整。几百年来,无论雨水多大,从无堵塞。
http://s2/mw690/001EbTiLgy6GXlWAJ5791&690
该村现有有沂川公祠、一江公祠、隐斋公祠、经国公祠、乐沼公祠、冠堂公祠、宜生家塾共7处,合计占地面积1995.73平方米,是江边村民纪念各房先祖的地方;冠堂公祠还是解放初期的东莞县第七区、第六区政府所在地,辖区有现在的企石镇、园洲镇(今属博罗县辖)的全部,石排镇、桥头镇、谢岗镇、石龙镇的部分。建筑群中最早的乐沼公祠、一江公祠和隐斋祠约建于明末清初,最晚的宜生家塾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这些建筑大多数是两进三开间院落式布局,硬山顶,灰塑梁脊,用红石或麻石作基础,砌青砖,内支石柱、木柱,精工建造;很多建筑在檐眉、墙壁及显著部位配置有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品。目前这些建筑保存完好,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http://s15/mw690/001EbTiLgy6GXlWXIFo9e&690

http://s14/mw690/001EbTiLgy6GXlYxaZTfd&690

http://s14/mw690/001EbTiLgy6GXlZ2nW54d&690

http://s4/mw690/001EbTiLgy6GXlZSzTB43&690

http://s8/mw690/001EbTiLgy6GXm0lYcn47&690

http://s16/mw690/001EbTiLgy6GXm1JHtR8f&690

http://s11/mw690/001EbTiLgy6GXm2kFrsca&690

http://s6/mw690/001EbTiLgy6GXm2VKv395&690

http://s16/mw690/001EbTiLgy6GXm3xh036f&690

http://s9/mw690/001EbTiLgy6GXm4aAnC38&690

http://s11/mw690/001EbTiLgy6GXm4FTjYaa&690

http://s14/mw690/001EbTiLgy6GXm53IU57d&690

http://s11/mw690/001EbTiLgy6GXm5saVk7a&690

http://s7/mw690/001EbTiLgy6GXm5SmRU06&690

http://s14/mw690/001EbTiLgy6GXm65XUVe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