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西口》:晋祠

(2011-08-22 13:53:21)
标签:

走西口

晋祠

三晋遗风

《走西口》

晋 

 500

《走西口》:晋祠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走西口》:晋祠

 

    古语曰:“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翻译过来就是:“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


《走西口》: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


《走西口》:晋祠

 

   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以此为证,晋祠是奉祀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宇。


《走西口》:晋祠

 

    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走西口》:晋祠

 

    晋祠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南北朝天保年间(550-559)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唐贞观二十年(646)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又一次扩建。太平兴国九年(984)依山枕水建正殿,是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邑姜亦供奉於正殿之中。熙宁年间(1068——1077)封邑姜为顕灵昭济圣母,遂有圣母殿之称,后来唐叔虞祠堂迁於北侧,形成今日格局。

 

《走西口》:晋祠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走西口》:晋祠

 

    “三晋遗风”,看来这个成语的出处应该是在这里了:“三晋遗封”。这个“封”是书法家的笔误呢还是故意写错呢还是真正的皇帝的册“封”呢?!


《走西口》:晋祠

 

    不过,说实话,亲眼见到的“晋祠”却是有些让我失望,如果仅仅作为晋国开国的纪念倒是值得看一会,不过要其代表三晋的全部,无论是作为内容还是形式上,倒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走西口》:晋祠

 

呵呵,信口开河哈,包涵包涵。


《走西口》:晋祠

 

 

    不过圣母殿里的几个侍女彩塑的确可称得上精品,这些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走西口》:晋祠


 

    历经这么多年,色彩依旧不说,那些神情乍一看来,仿佛你召唤一声就能活生生的走到你的身边,道一声:健生童鞋,你好!

 

 

《走西口》

 

1、《走西口》:万年冰洞

2、《走西口》:枯树昏鸦广胜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