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老家》:侗寨鼓楼

(2009-10-16 08:17:33)
标签:

侗寨

我的老家

鼓楼

西江千户苗寨

旅游

《我的老家》

侗寨鼓楼

 15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有老家的朋友一直邀我去拍拍贵州家乡的风光片,的确俺们老家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有很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是一个很值得看景观人的好地方。

    但是,我却一直很犹豫。摄影和文化、历史都是息息相关的,一张好的图片、特别是好的人文图片背后必然有她深厚的文化背景、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做支撑的,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点又尤为重要,你必须要有对他们文化足够的了解和热爱才能拍出有感觉的片子,否则就只是一张普通的记录图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虽然老家是苗、侗、布依等少数民族集居地,但是由于自己这方面的功课很少,所以一直心虚不敢去拍,特别是看过曾老先生的深入苗寨几十年的那些片子,更是觉得自己的片子只是一个形,而人家的是抓住了“神”。一个很简单的比喻:看曾老先生的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好像在跟你交流,而自己的片子则被摄者就是被摄者,与我无关,呵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就象有的朋友很喜欢我拍的老北京的老房子,如南锣鼓巷、国子监等等,那是因为拍他们的时候,自己的心已经沉静下来,已经沉溺于那种历史的状态,觉得自己和每一幅画面有一个交流、有一个诉说和聆听的过程,这样的图片才有味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但是,什么事情都是从无到有,认识自己的不足也是好事。做不好并不等于就不要去做,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步,任何感觉都要慢慢的去找,所以今天斗胆发出一组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的侗寨鼓楼,欢迎大家拍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侗寨鼓楼在黎平、榕江、从江、天柱等县侗族聚居的村寨中,有一种很具特色的宝塔形建筑物。以杉木作建筑材料,不施一钉一铆,柱、坊的横穿、斜挂、直撑,一律采取接榫与悬柱结构,牢固而又谨严。

侗寨鼓楼第一层为正方形,与地面相距约2-3米。以上各层为多角形,且有飞檐。顶部中央多安琉璃葫芦,脊棱缓缓翻卷成翘角。飞檐层层相迭。檐下绘有侗族的民族花纹图案,正厅的板壁上绘着侗寨的美景风光。楼内的四根大柱,每根粗得需要两人合抱。它气宇轩昂,造型浑厚雄伟,不仅显有浓厚的侗寨民族特点,而且也显示出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鼓楼是侗族的传统建筑,每个侗寨都有。只有一个族姓居住的村寨,鼓楼建在寨子的中心,一寨多姓则建多座鼓楼。外人来这里做客,可根据这族姓象征物来分辨当地居民族姓情况。

侗寨鼓楼或独立或连接并排,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却又彼此有别的建筑风貌,成为赴黔旅游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侗族人民把鼓楼看作族姓和寨子的外形标志,建筑时大都竞相高筑,远远望去,鼓楼在民楼中十分突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历史上,鼓楼曾是集会议事的地方。楼上悬鼓,称之为疑鼓,遇到紧急的大事,或兵匪骚扰,或发生寨火,疑首即登楼击鼓,一楼击鼓,邻寨应声,鼓声寨寨相传,人们闻之而来。

鼓楼又是居民娱乐的地方,一般都有戏台等附属建筑。逢年过节,人们在这里弹唱琵琶曲,赛芦笙舞,演出侗戏;元宵闹乡时,鼓楼中还有厢房供外村客人留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组侗寨鼓楼还不是原始的鼓楼,应该是休闲村里的鼓楼,但愿有机会住在真正的鼓楼里,听听侗歌,喝顿大酒----也许。。。。。

 

连载 《我的老家》

 

1、我见过的最美的苗家小妹妹

2、吃在贵州――只吃名牌
3、西江千户苗寨全景

4、快乐很简单(上)

5快乐很简单(下)

6、贵阳,这个我牵挂的城市

7、纪念外公

8、

9、感谢妈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祈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