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历史名街大PK之:
屯溪故事

说话要算数滴,否则会被人唠叨的。今儿,向大家隆重推出的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安徽黄山市的屯溪老街。

屯溪名头应该不小,去过黄山,特别是坐飞机去黄山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黄山的机场就叫“屯溪机场”,因为它就在屯溪,游玩黄山坐飞机离开前,一般都会到屯溪歇歇脚,看看这条老街,顺便活动活动打不了弯的膝盖,嘿嘿!

不过,说实话,这条老街真的很值得一看,她的味道不亚于黄山的风景和西递宏村的乡村风情。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屯溪老街的来由,以便下次你们去的时候也能装出饱读古今之状,骗骗小mm。

屯溪老街坐落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中心,西起明建横江石拱大桥--镇海桥,东止牌坊碑记,全长1273米,宽4.8--7米,以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闻名,相对保存完好。

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说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条(不知道保存完整在评选中占多少分?)、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也就是说,现有老街,然后才有屯溪。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又被称为“宋城”。

她的全面发展始于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维宗的徽商在屯溪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除部分自营业外其余作为客栈,招徕客商,存放货物,促进了山区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初步确立了老街的商业定位。

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老街;在民国初年,黄山屯溪老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的美誉。

而如今,我们看到的老街,变化依旧不大(和我几百年前看的差不多,咳咳)。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质朴,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

闲余饭后,走在石板路上,欣赏着那古色古香的店铺,黑白分明的马头墙,还有那赋有书法韵味的古招牌、古题额,仿佛置身于历史的走廊之中,感悟着它的历史遗痕。

既然是“商业街”,自然少不了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它们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来到这里,文化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徽州四雕”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等随处可见,搞得你忍不住对徽派文化产生深深敬意。

然而,我还是最喜欢脚下的这一块块方砖,不张扬、不吭声,任你走来踏去,惯看事态变迁。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大PK》
一、国子监
1、成贤街的光影(国子监)
2、“必须”的业余爱好(国子监)
3、《老北京影像》之:光影孔庙(国子监)
4、冬日里的阳光(国子监)
二、屯溪老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