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 |
昨天,我们四点出发,坐火车去长沙,有滕文、衡艺、爸爸、妈妈和我……好多人去长沙参加爸爸妈妈的大学同学聚会。
在路上,我和东东在车厢里看风景,我看到大梧桐的叶子忽悠忽悠地落,枫叶一树一树地红;河两岸绿得发黑的树木,让秋天给绿叶边镶上了一道金边;山上的红叶在阳光的投射下显得格外美丽,它红里透黄,黄得透明,仿佛是透明的黄色糖纸。
扑入车窗的景色,是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
秋天真美啊!
上面这篇作文,是安妮的作业,绿色背景是老师划出红线,作为好句子加以表扬。
说实话,女儿的作业,我很少指点。所以,当我看到这段作文时,也忍不住吃了一惊:这是一个八岁多孩子写的吗?
尤其是这句话:“扑入车窗的的景色,”。景色的欣赏,不是用“看”,而是强调了其动感--“扑入”,一下子提升了景色的吸引力、延伸了读者对美景的想象渴望,同时又交代了看景位置的不同,短短的一句话不着痕迹的表现出几层意思,的确,我都有些佩服!!
“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这句话不光用词前卫,还颇有些行走于江湖的沧桑感,想想这位“老江湖”也就刚刚小学三年级,却说出这样口气的话语,令人不禁莞尔。
后来问她,这些词句是怎么写的,安妮说,有时候读了些好词好句,就记下来了,写着写着就出来了。学以致用,而且活学活用,这的确是孩子教育的至高境界。所以很感激老师的教诲。
当然,还有安妮自己的努力和聪明!
怎么奖励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