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里的世界(代序)
(2014-10-18 20:31:09)
标签:
育儿 |
她眼里的世界(代序)
王宜振
今年夏天,我又一次走进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我知道,这所小学有个菊花诗社。诗社有不少小诗人,跟他们的老师溢腾学诗。溢腾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诗社的小诗人吴思晓,并向我一一介绍她的诗作。读了思晓的诗,我被她奇特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和流畅的语言所吸引。溢腾告诉我,思晓在全国20多家刊物,发表童诗70多首,还先后20多次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我想,思晓小小年纪,却写出了那样多那样好的诗。秘密究竟在哪里呢?这次,溢腾把她的诗编选成一本诗集,名字是《水是醒来的冰》,并嘱我为思晓的诗点评并作序,使我有机会读到她更多的诗。于是,我读到她的《筷子》:
筷子
是一个美食家
酸
咸
样样尝个遍
可身体从不发胖
苗条得很呢
筷子是个胆小鬼
每次出行
都要有个伴儿
筷子,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可要就筷子写出一首诗来,而且还要写出新意,其实并不那么容易!这要对小诗人有两个方面的考验:一是考验小诗人的观察力。小诗人的观察力很强,而且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我们看,小诗人只用了“美食家”、“身体苗条”、“从不发胖”三个极简的词,便抓住了筷子的特征,非常准确、非常到位。二是考验小诗人天真且富有趣味的想象。筷子是个“胆小鬼”,这一想象极富创意,也可以说是小诗人独特的发现。正因为筷子胆小,每次出行,才都要有个伴儿。小诗的最后一段,极富儿童情趣。我想,只有孩子才会写出这样美妙的诗句。让人读了,像咀嚼一枚橄榄,满嘴生味。
我还读到她的另一首诗《道别》:
山谷里
小泉,一路奔跑
唱着歌谣
虫子不明白
干嘛唱着歌
小花搞不懂
唱的啥歌谣
麻雀,也开始抱怨
吵醒了他的美梦
山爷爷
却耐心地聆听
用心欣赏
山泉演奏的曲子
会心地
笑了
写山泉的诗太多了,可谓大同小异。可《道别》这样一首小诗,同样写山泉,却独辟蹊径,写出了新意。如果说,这首小诗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觉得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新”,即构思新。写山泉,不少小诗写它奔向大海的远大理想,而这首小诗却一改常规,只写山泉的歌谣,写虫子、小花、麻雀、山爷爷对山泉歌谣的不同反映,从这方面构思,自然有了小诗人的创新,有了新意。二是“奇”,即意境奇。诗的第一小节,写山泉一边奔跑一边唱歌。初读这一小节,以为又是一首惯性思维的老套子诗。可读到第二小节,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小诗拐弯了,拐进了一条奇径。这条奇径,是一条难以意想的奇径,无怪乎会点亮人们的眼睛,震动人们的心灵。三是“趣”,即语言趣。整首小诗,极富情趣。“虫子不明白,干嘛唱着歌;小花搞不懂,唱的啥歌谣”,这些语言,完全是孩子的语言,极普通又极有趣。一首小诗,有三招“鲜”,自然会令人咋舌、令人拍手称妙了!
小诗人的不少诗歌,很注意意象的选择,很重视意境的表达。我们不妨来看她的《叶尖上的夏》:
伴着柳条的舞姿
带着花儿的芬芳
合着燕子的呢喃
春,悄悄地走了
就是那么一瞬间
万物变了模样
当初夏的第一缕阳光
普照大地
我分明看见
夏姑娘
已穿上
火红的裙装
站立——
叶尖儿
春天走了,夏天来了,这一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许多大人都会忽视。小诗人却没有。小诗人不仅留心春天的离去,也留心夏天的到来。夏天是个什么样儿?小诗的最后一小节,完全是自己独特的想象。那就是夏姑娘穿着火红的裙装,站立在叶尖上,轻轻起舞。这不仅是小诗人超拔的想象,也是小诗人奇妙的创造。正是这奇妙的几笔,开掘出一个七彩斑斓的意境,令人击案叫绝!
使我不能忘记的,还有她的《雨和伞》:
伞
很寂寞
因为她没有朋友
下雨了
雨点,在伞上蹦极
跳舞,逗弄伞儿
伞和雨点玩得十分开心
伞,大声地喊
我有一个知己啦
可是
雨过天晴
雨点儿,离开了伞
快乐的伞儿
转眼间
又成为孤独的伞
伞儿
只能在梦中期待
和好朋友的邂逅……
读思晓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大诗人艾青的一首诗《伞》:
早上,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
“你考虑些什么?”
伞说:
“我想的是——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大诗人艾青和小诗人思晓写的都是伞,但两个“伞”又有不同。大诗人艾青主要从“伞”去发现生活哲理;小诗人思晓主要从“伞”去表现童年的意趣。你看,伞很寂寞。为什么寂寞呢?因为她没有朋友。下雨了,伞的朋友雨点儿来了,它在伞上蹦极、跳舞,逗她,她们玩得十分开心。可是,好景不长,随雨点的离去,伞又感到孤独起来,她期待同好朋友小雨点儿再次邂逅……小诗人的这首《雨和伞》写得情感真挚,我猜想小诗人一定是在写自己。现在的孩子,整天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陷入大堆的作业中不能自拔,他们期待和自己的好朋友一块儿玩,可这种期待使小诗人陷入孤独,变成一种梦中的幻想。诗的最后一小节,使人读了,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这也许就是当下孩子的一种心境。
读思晓的诗,给人一种自然、天真、清纯、明净的感觉。好像在大自然中洗浴了一次,浑身洁净,连灵魂都变得清新。这也许就是思晓眼中的世界。她眼里还没有污浊。也许,那污浊在她眼里也变得清新、纯净起来。我期望,她永远葆有一颗童心,用她纯真的视角看世界。我也期望她的诗越写越好,让诗和诗意永远陪伴她美好的人生。
写于2014年10月17日于西安小南门外团省委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