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宜振(郭学萍)
(2012-07-18 09:38:14)
标签:
育儿 |
分类: 小会员推荐 |
诗人王宜振
说起来,这多亏了李德民。
李德民是我在丰县梨花节上遇到的一位诗友。那次,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风》的诗歌欣赏创作课,他则给孩子们讲了他的《汉字诗》的创作经验。
他给我的印象:木讷、少言。可是一讲起自己的诗歌创作,就两眼生辉,话也多了起来。
我的《漫读古诗》写好后,发给了很多朋友看,希望听听他们的意见,李德民便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他正在青岛参加全国“魅力诗人”颁奖会,便把我的这本新作介绍给了著名诗人王宜振。
还记得这首小诗吗?“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还没等我念完,你一定会惊讶地叫起来——原来,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王宜振呀!
我也是在认识了他之后才知道,他有40多篇作品入选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正式教材,另有三篇作品入选香港中小学语文正式教材,实在不负“教材诗人”的雅称。
他从西安给我打来电话,我很吃惊。“你是学萍吧?我是王宜振。”他以这样一种亲昵的口吻,开始了和我的第一次通话。
几天后,他又赶在我的《漫读古诗》交稿之际,发来一段感言:“读着学萍对75首古诗的阐释和解读,像读着75首精巧隽永的散文诗。用诗来解读诗,是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这种形式,不仅完整地阐明了古诗的诗意,而且对原诗意又进行了拓宽……”
谁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呢?我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的交流渐渐多起来。
第一次收到他寄来的三本诗集,是在学校快放假的时候。《夏天里的苹果梦》、《春天很大又很小》,还有一本《手机 爱情 酸曲》。用著名诗人雷抒雁为这本诗集写的序言中的话来说:“读王宜振的诗集《手机 爱情 酸曲》,就是在读一段段‘热言辣语的爱情诗表白’。”
1946年出生的王宜振,可以算是个老人家了吧?居然还能写出如此狂浪热烈的爱情诗篇。这让我不禁想起日本的百岁老诗人柴田丰,她在诗歌中写道:“就算九十岁,也要恋爱呀!”
他们的这种感情虽然稚气,却都很优美,像孩子般天真无邪。用北京少儿社安武林博客中的话来说,王宜振的爱情诗犹如白酒,高度的,烈!
西北的汉子,仿佛都是这样的高浓度白酒。无论是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还是王宜振的《手机 爱情 酸曲》,都烈性十足。
虽然,我并未见过诗人,但我想,他应该是一位率性的,内心有天地的人。男性的粗粝与细腻、内省与豁达,落在他的笔下,如泉水一般洌洌,如火焰一般灼灼。
他开始不断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锲而不舍。我说,我最多也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创作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及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可以做文学这颗诗意种子的播撒着。用我在省农培班做讲座时认识的新朋友王宗海的话来说,我就是那个长不大的“文学儿童”。
老诗人并不气馁,又陆续给我寄来他的八本诗集,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的《少年抒情诗》,有共和国儿童文学金奖文库之一的《红草莓的夏天》,有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书系之一的《21世纪校园先锋诗》……
诗人纷纷扬扬的文字,像月光一样,漫过我的心野。月华如水,我能听到月光流淌时发出的叮叮咚咚的声响。
那种对童心的敬畏,那种对爱情的狂野,如交错叠绕的藤萝,在蔓延的古枝上开出紫色风铃一样的花朵,神秘而热烈,沉郁而执著。
世间真正的奢侈品,除了诗歌和爱情,还有最弥足珍贵的,便是——童心。而这三样奢侈品,诗人居然都一一拥有。这是多么值得称奇,又多么值得庆幸啊!
感谢诗人的热情馈赠,这十一本诗集,就是十一枚青青的果子,它们甜蜜着这个夏季。
而我,总怕辜负。
蝈蝈
2012-7-17夜于石景山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