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信运营商如何把好事办成坏事的

(2015-08-26 08:18:16)
标签:

杂谈

电信运营商如何把好事办成坏事的
 
中国移动要在九月份推出流量阶梯单价计费模式。“没有套餐费,客户流量使用多少就付多少钱,客户越用越便宜”。据参与试点的技术人员透露,共分为5个档次,流量单价从0.15元/M降至0.03元/M,最高阶梯收费只有套餐平均价格的三分之一。(人民邮电报)

中国移动认为这是好事,明显降低了使用门槛,用户费用更低,“使用更安心,流量更便宜”,符合国家提速降费的要求。因此,把这消息透露给了媒体。

电信运营商如何把好事办成坏事的

然后看看外界的报道和评论(部分标题为网媒所加): 
  • 光明日报:阶梯定价,一场虚妄的任性http://t.cn/RLeVJil 
  • 环球科技:真惠民还是摆架子?http://t.cn/RLe5prv
  • 新华每日电讯:别玩数字游戏http://t.cn/RLeINjB 
  • 中国网:流量资费改革明显"流量不足" http://t.cn/RLebjuC 
  • 中国青年网:谨防流量"阶梯计费"成变相涨费http://t.cn/RLeINjn 
  • 南国早报:不要变成数字游戏http://t.cn/RLefK4r
  • 南方都市报:不是创新是"创薪" http://t.cn/RLefK41
  • 长沙晚报:莫玩"明降暗升"戏码http://t.cn/RLeGhak
  • 红网:有口惠而无实惠http://t.cn/RLefK4B
  • 荆楚网:实际"让话不让钱" http://t.cn/RLeINjE 
  • 长江网:①耍花招http://t.cn/RLeINjm 
  • 长江网 ②有自谋利之嫌http://t.cn/RLeINjr
运营商本来要推的是惠民套餐,可怎么会这样?多个媒体记者曾就此套餐打电话给我,我也多次分析过各种运营商套餐计划的优劣,但这个计划真便宜吗?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解呢?

首先,运营商过去给外界造成的印象,套餐更像是套住人的“圈套”。为了方便用户,降低用户使用费,也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运营商推出了大量的套餐(而且还在不断推出中),可用户并不买账。套餐要优化,简单、明了,运营商也都知道,可就是没做到。

其次,运营商的宣传不少,但大多没有“靶子”或者“靶子”太多。提速降费一下子推出十多条,这是“靶子”太多,流量阶梯单价计费则是没有“靶子”。某家媒体已经(含糊地)报道了,但更多的媒体却表示,没有相关资料,不知道哪些省已试点,甚至有的省市还不知道,有的省市则回应称,套餐还在制定中。难道不知道,“噱头 空窗”的宣传,最可能被外界臆想和误解?

第三,没能用媒体和大众理解的语言传播。过去两年,电信运营商明显更加重视媒体关系,重视新媒体传播。但大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那就是通信圈内的传播。虽然也注重联系传统媒体和网络大V,但是,可能是,①套餐术语太专业了,太注重保护运营商自己了,②套餐宣讲太“高大上”了,因此,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某运营商推出一套与此前明显优惠的套餐,开完记者发布会后,有记者反问我这个没参加发布会的人,“这个套餐便宜吗?” 

电信运营商如何把好事办成坏事的
第四,运营商自己的友好媒体和网评员在哪里?被误解正常,但没有解释,或解释的话传播不出去,这说明运营商的宣传网络有漏洞,注重了①自己说,②按自己理解的说,但没有关注,①读者是否能听懂,②观点是否能传播出去。运营商是向大众服务的,就必须在大众媒体和网评员中建立自己的传播网络,有媒体反对自己不怕,也应该有媒体支持自己,面向大众,“替自己说话”。
总之,电信运营商做了好事,却被当成坏事批,运营商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