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参加一个关于“互联网 ”的专家讨论,我提到一个观点,目前“互联网 ”在圈内的热潮已过度,好像“互联网
”已经成了万能的,无所不在的,其实看看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互联网
”能够在政府报告中提出,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但并未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现在的宣传已经包含了大量的泡沫,不要吹捧过度,反倒导致外部的反感及负面影响放大,导致被“捧杀”。
“捧杀”的一个例子是《穹顶之下》,实说个人投入不多,能拍出这样的宣传片(我一直不认为该片够纪录片标准),已非常不易。人民网、几大视频网站重点推荐,新华社热评,给该片带来的天量观看量。却突然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在两会中环保得到了高度重视。

不解释,大家自己揣摩吧。
有“捧杀”更有“打推”。如果大家意见都一致,可能就不是新闻,不会引起关注了。那怎么办,就有人先表一个态,树一个靶子,然后另外一拨貌似对手的人来批。结果一个本来没人注意的东西,成为了热点。近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去日本买智能马桶盖”。
买就买吧,本来不是什么大消息,写文章就写文章吧,本来也根本上升不到任何的产业研究层面。但一批对手冲了过来,而且直接上纲上线到卖国的评价和国骂“傻B”的阶段,结果是日本马桶盖“火”了,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热点。

问题是,这些报道、评论,难道他是在“打”而不是在“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