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华尔街日报》文章认为,从商业角度而言,没有什么道理采取这样一种做法。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的是增强火力来竞夺国际资产,那么就中国石油集团一家公司和西方石油巨头抗衡都绰绰有余了。(http://weibo.com/p/1001603813410532926703
近期两车合并方案确定后,大型国企合并成为热点话题,并且迅速向多个领域延伸,例如就有某昵称包含德国世界杯期间预测杯赛成绩极佳的动物名的作家认为,电信联通合并,也是国资委的大政,是趋势。三大油企之间的合并也类似。
但只要具备基本经济学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服务业合并与工业企业合并不同。我赞同南车北车合并,作为雷同的两个制造公司,此前根据很特殊的规则拆分本就不合理(包括当时把中国电信的固网按7:3南北分拆给电信、网通),拆分后业务大部分雷同,而局部又必须双方合作,国内双寡头并未能形成有效竞争,而因分拆导致整体能力降低,确实也影响了国际竞争能力,类似的拆分还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等。例如如果中国兵器中抽出部分汽车关联的企业,成立“中国兵器汽车集团”,说不定能在短期内具备与一汽、二汽竞争的实力,但机械地将一个集团切割成业务类似的两个,积极作用并不多,此时作为一个自调整方案,将两者合并,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方案。
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不同,1998年两个公司成立后,两个公司逐渐在国内市场形成双寡头垄断局面。从三个角度考虑再次合并。
在“制造”领域,两家公司在产品上类似,差别在生产规模上,合并后并不会明显提高单个工厂的生产规模,难从规模提升中获益,反倒是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将导致市场更加垄断及失控。
在国内成品油服务市场上,两油已形成了比较激烈的竞争格局,合并后将重回垄断。
在国际市场上,确实没必要双雄竞争,例如一起争夺某个油气资源,但国家作为大股东,完全有能力调节,如按《华尔街日报》的说法,更多鼓励中国石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合并,成效并不显著,如果考虑到在合并过程中,国内市场垄断的增强对监管提出新的要求,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带来的大幅人力资源调整,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而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合并,由于互补性强,则将进一步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提升竞争能力。
再回到电信联通合并,预测动物昵称作家将电信联通合并,与南北车合并类似,根据南北车合并,“推演”出电信联通合并的“趋势”,并不合理。
第一,南北车合并的目标是提升国际竞争力,而移动、电信、联通的市场主要在国内,在国际市场并未现太多冲突,尤其是电信、联通之间,在国际资源上,也是合作多于竞争。
第二,电信、联通合并,并不能快速提升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上次重组时,我曾经建议将当时的电信和联通(未并入网通)合并,以形成“两大 N小”的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但时过境迁,现在将电信、联通并不足以有效提升竞争力。
㈠几次国内电信公司合并都已证明,国内电信服务之间的合并是一个周期长、成本高的过程。
㈡电信联通合并,将造成大量的一线员工岗位重叠,代价极高,比联通网通合并难度更大。
㈢4G牌照已发放一年,电信联通在4G上已明显落后,合并漫长的过程很可能进一步拉大与中国移动的差距,而不是缩小。
有关监管机构的表态也表明,近期并未讨论电信联通合并。反倒是在研究,在适当的时期发放FDD许可,进一步鼓励民资参与电信服务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