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工信部官网发布了《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文中一个数据令人关注,“电信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0.8%。”,如果这就是指价格下降的话,这将是近几年的新高。但在国家统计总局公布的2014年各个月的CPI中,“通信服务”价格环比涨跌幅在-0.1%~0.1%之间,同比涨跌幅在-0.1%~0之间(可预见全年同比涨跌幅为-0.1%)。2014年通信资费究竟降了多少?工信部对,还是国家统计总局对?
类似的数据乱象,还可以列举几个。
1、在《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中,“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200M,达到205M,同比增长47.1%。”
再看看11月的数据“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97.8M,同比增长51.3%”:
月户均流量达到205M,是指2014年全年平均,还是仅是2014年12月数据?
2、3G\4G用户的口径是怎样的?
每月,中国移动分别公布3G\4G用户数,中国联通公布移动宽带(3G 4G)用户数,而中国电信只公布3G用户,不公布4G。工信部数据,3G\4G口径象中国移动的,但公布的与中国电信类似,只公布移动总数和3G用户,4G用户发展情况则在正文中加以说明(不确定100%公布)。
基于以上数据计算的出3G4G渗透率,准吗?
下面这个图,工信部公布的《2009-2014年3G/4G用户和TD用户发展情况》,能看懂吗?
3、统计数据中,哪些应该用是当月指标,哪些又是1~XX月的累计指标,指标下降时,对比“1~XX月”、“1~XX 1月”的累计,科学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