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517了,不过世界电信日早变成了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World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Day),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还希望能坚守管道不转型吗?
即使有这想法,也得改改了。从去年年初开始,通信领域的改革明显加速,随便列举几条吧:
· 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新政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 宽带中国战略发布实施
· 互联网网间结算费用大幅下调,初步规划未来数年降幅,并建立每年测算的常规机制,互联结算将从3个增加到10个
· 运营商语音、短信网间结算费用调整,并建立每年测算的常规机制
· 移动通信转售实施,已有19家企业获得牌照,还有多家已与运营商签署协议
· 发放3张TD-LTE牌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此前执行的条例是1993年9月11日实施
· 《宽带速率测试方法 固定宽带接入》标准实施,《宽带速率测试方法 移动宽带接入》《宽带速率测试方法 用户上网体验》报批稿完成
· 《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发布实施
· 多项审批制度废止,尤其是《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下发,通信服务资费监管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移
· 修订《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03版)》
· 营业税改增值税即将实施
· 规划成立通信基础设施公司(铁塔公司)
其中,对基础运营商影响最大的包括:铁塔公司、移动转售和营改增。铁塔公司如果成立,必然切走三大基础运营商一块收益,而且可能会影响基础运营商的规划。移动转售试点初期已引入了约30家竞争对手,必然加剧市场竞争,导致运营商利润下滑;营业税改增值税,由于运营商的成本以人工和不能扣除进项税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进项税少,很可能导致实际税负水平提高。

三刀切下来,即使通信服务市场规模扩大,三大基础运营商也将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而转型的相关领域——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内容、物联网、信息化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且将受制于管理层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思维转型。
必须跳出电信的圈子去寻找新的增长点,不过去电信化不是邯郸学步,而是自我的扬弃,适应环境的转变。华为怎么转,最近五年也不会放弃管道的根本。基础运营商呢?未来方向在哪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