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通信圈传播误区之:4G50元套餐6秒钟就用光

(2013-12-30 23:23:52)
标签:

竞争情报

通信

4g

资费

视频

it

2013年通信圈传播误区之:4G50元套餐6秒钟就用光

上海新闻晨报一篇有瑕疵的报道,“50元、 600M的流量套餐,100M的下载速度,6秒内就使用完了。”近日被中国新闻网、新华社、央视、中国广播网(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机构传统媒体或网站、微博等来回翻了几遍了。

有趣的是某媒体还援引了移动人士的观点:

  • 移动人士表示,100M的下载速度是理论上的“峰值”,一般难以达到,因此即使消费者想要在6秒用完,实际操作中有点难度。
  • “此外,消费者应该按照自己的使用情况,去选择合适的套餐。”该移动人士还表示,一般理性的消费者也不会用最低消费值去这么浪费。

此外,媒体还给出了“砖家”建议,建议运营商按时间收费,而不是按流量收。


我不怀疑网友“消耗”流量的能力,有网友在中国移动的3G网络TD-SCDMA上,一个月可以发生30G以上的流量。但我相信如果不是移动的套餐有BUG,能这样“耗”流量的网友属于“稀有动物”。

回到原消息,首先列举一下消息中的BUG。

1、数据流量中的M是指字节(Byte),是速率的单位;而手机用户使用的网络流量单位是比特(bit),1字节约等于8比特。

2、100Mb每秒,是TD-LTE理论上的极限速度,无线网络受网络质量和用户聚集程度影响很大,每秒钟的网络速度,没人时100M,有人时20M ,人多时几M,信号不好时可能更低。(如果按时间计算,是不是“砖家”们意见会更大?)

3、传输数据时,校验位会占用一部分传输流量,这会降低实际内容的传输速度。

4、一说4G,必说下载速度,然后必举下载电影这本身就是宣传误区。其实由于无线资源是有限的,即使到了4G时代,网络传输流量的成本远高于固网,普通手机用户也是消耗不起太多流量的,更不要说无休止地看视频。

5、除特殊人群外,我的朋友中也有3G上使用流量也有超过1G的,不过他们主要的消耗在新闻、微博、微信、游戏、地图上,而不是在视频上。

6、目前4G刚刚发牌照,连门还都没敲开,现在的资费也是延续3G资费的基础上,并适当给予了补贴,4G套餐还远未出现。一个参照,联通3G,2009年元月获得牌照,5月推出第一档套餐(后来的A套餐),然后逐步推出B套餐、C套餐,流量叠加报,且门槛不断下降,最后才形成现在的价格体系。

7、4G时代将迎来“富媒体”时代,各种应用都在“长胖”(文件越来越大,需要的传输资源不断增加),但视频并不是一个好应用。虽然运营商很喜欢视频,但对用户来说,消费成本太高了。

8、对于高耗流量的电影、电视剧等“长视频”,运营商有可能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出按内容计费,而不是按流量。


更多通信、互联网、新媒体观点,关注公众微信: 竞争情报应用 fuliang_c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