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退市又成了天大的难题。原因很简单:
运营商和主管部门装孙子装惯了,培养了一批受益颇丰的投诉专业户,这成了其他用户效仿的榜样(当然大部分小灵通用户是好的,只是想多要点赔偿)。
当然也确实有个别地方特殊,运营商推出了极其优惠的套餐,吸引来了用户,却把运营商自己“套”住了。如何解套?类似的套自己的“套”,三大运营商都有。
其次,运营商提供了什么样的转移方案?
除了吸引这部分用户到2G、3G网上外,还应做到:(1)号码保留不变,反正固话用户在减少中,号码资源并不紧缺,技术上,给手机在11位手机号码外,设一个虚拟8位号也没什么难度。(2)终端,送2、3百的入门手机或到年底有效的300元手机购机券,可到运营商营业厅、网上商城优惠购机。(3)应提前6个月公布网络将“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终止服务。
如果叫得越欢,坚持得越久,运营商就补贴越多,只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投诉专业户。当然如果运营商只提供手机烂号让用户选择,故意给转网设置各种绊,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那些律师和媒体的说法,不可信,本来那些想获得巨额投诉的就是要造势吗,运营商的服务、套餐都有有效期的(买房子土地使用权还只有70年呢),只不过此前没有执行(当然个别套餐的有效期设置的是2099年甚至更迟,脑残啊,怎么制定的,主管部门备案时怎么通过的),运营商在尽可能保障用户权益的基础上尽到提前告知义务即可。
当然以上的前提是,主管部门应有所但当,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否则行业越被人看不起,事情会越难办。
附:
小灵通大事记
|
||||||||||||||||
| ||||||||||||||||
|
|
来源:http://www.chinabyte.com/cbspecialnocss/11/86960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