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竞争情报预警公关web2.0舆情核辐射传媒it |
忽然间,从不紧俏的国家专供商品“碘盐”全国多地都出现抢购、商场被抢光的现象。
- 表面原因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传碘能预防(治疗……)核辐射。
- 传背后原因是,炒房团、炒蒜团、炒豆团等,低价吸纳了某与盐相关股票(且称其为“炒盐股团”)后,放出此消息以拉高股价出手获利。传背后还雇佣了水军传播。
- 随着中国盐业总公司及各地媒体的辟谣,相信谣“盐”很快就会过去。不过如果“炒盐股团”如果存在的话,已获利出局。部分小商贩低买高卖也获得了利润(也可能成立“黑盐库”的“库长”)。还可能有少数“坏人”将工业盐当食盐出卖获得非法收入。
希望有关部门在此事件后能够在几方面深入反思:
1、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不足,多次政府(含地方)、专家发出声音,仍未能有效遏制谣言传播。
2、专家被视为砖家的后果。
与政府公信力不同,专家的价值贬值更为厉害,甚至出现了不少公民认为,专家说话,很可能与事实正好相反的结论。专家本来应该是公民最可信任的,辟谣最有力的信息的来源,专家的作用,应该远比政府官员、媒体的影响大得多。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真正的专家队伍支持,社会诚信体系很难建立。
3、如何提高公民的道德心。
部分网民自己不相信此谣言,却编辑、传播相关的段子,无形中起到了传谣的作用。也有一些商家(企业公民)利用谣言,倒卖获利,提高影响,甚至促销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公民在遭遇突然变化,且不明真相的时候,朝自己认为的不好的方向,然后将此消息传播出去,这是正常的。像“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引发居民出逃”后抓谣言制造者的做法不可取,也是头疼医脚的做法。(参见《警惕头疼医脚现象》
4、政府部委如何迎接WEB2.0时代。
通信、互联网高速发展,web2.0应用,为人人成为“新闻发言人”提供了机会,也为制造谣言,传播谣言提供了机会。由于知识局限性,网民传播不真实内容或内容在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可能性明显增加。如何做好舆情监控工作(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信号)、快速决策、快速反应、维护稳定(维稳)工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普遍告知流程),与谣言赛跑,这是舆情监控、危机预警、危机应对等面临的一系列新的课题。如果快速决策,有效利用通信网、互联网、电视网、广播网等快速辟谣,值得反思。
5、辟谣的内容、手段、时间如何把握。
辟谣的内容:应简明扼要、事实清楚,数据突出、图片为王,去除官话、分清内外、
辟谣的手段:无线、互联时代,造谣者已利用微博、论坛、短信、即时通讯、二次新闻炒作等手段加速传播。辟谣应该更有力,在使用传统媒体的同时,还应利用互联网网站信息广播渠道(如网站通知、弹出窗口)、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息群发功能。辟谣渠道应该是常备的,谣言泛滥后再开微博,和“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没什么区别,虽仍有明显效果,但肯定手忙脚乱。
辟谣的时间:危机公关上说“黄金XXX小时”,对关系民生的谣言来说,时间更为关键,web2.0用户生成内容,跨国界跨时区跨不同生活习惯人群,24小时不停顿接力播出。部分网民(甚至认证的名人)不负责任发布或转发,带来的危害远非传统媒体和以专业编辑组稿为主的网络媒体可比,因此必须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不间断分析判断,根据潜在的危害程度确定不同的内部汇报路线、方式及处理周期,确定结论后确定发布渠道,并迅速发出。
相关:
专业微博写作十技巧 [原创 2011-03-08 ]
微博客辟谣难敌谣言爆转 [原创 2010-12-07]
我在诊断腾讯论坛上的部分观点 [原创 2011-03-07]
中行回应网银质疑:都是用户、工信部和警察的问题 [原创
2011-02-25]
北京联通力图“证明自己没错”是最大的错 [原创 2011-02-13]
上海电信质疑上海宽带网速全国最慢 [原创 201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