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通信资费竞争情报杂谈 |
最近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资费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对移动资费和固话资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总的来看,这样的调整虽然来得迟了一点,但仍是非常好的。不过,作为消费者来说,仍应该明白一些计费特点,以免花冤枉钱。
1. 手机拨打手机号,可能按长途计费。
两个人同在北京,你拨打对方的手机号仍可能按长途计费。这个问题在商旅套餐推出后逐渐增多,接电话者虽然和你一样在北京工作,但其使用的可能是异地的商旅套餐号码,对方被叫是全国免费,但如果你主叫这个号码的话,在大多数时候仍会按长途计费。有的运营商支持“同城特例”,该运营商的两个用户在同一区域内打电话,可能会按本地资费或漫游资费收取。而固话拨打没有这个问题,应为如果拨打的是异地手机号码,会提示在所拨打的号码前面加拨“0”。
2. 新申请套餐、新入网用户的套餐,可能从下月开始采用。
新申请套餐,除非特别注明外,大多是下月开始生效,仍按原资费收取。
新入网用户申请了套餐,除非特别注明外,当月可能仍不能享用,本月按标准资费计。
3. 固话拨打区间电话可能比手机贵。
除部分区域套餐外,手机没有区间资费,在同一个地区,主叫资费相同,而固话按区间通话计费,这是手机资费可能比固话还便宜。
4. 未申请套餐的用户,可能资费奇高。
运营商套餐虽然把用户“套”住,但同时也提供了明显较低的套餐资费,而且超出套餐时间或流量以外的资费也大都有优惠,如果不申请套餐的话,你使用的资费可能奇高。
5. 运营商前后推出的资费套餐,可能费用、服务之比有很大区别。
有的两个套餐资费相差不多,一个套餐所得服务却明显高于另外一个套餐。有的两个套餐服务相似,而套餐费用有很大的不同。
6. 不同地区同一个运营商之间的同类资费,可能有很大区别。
这个不多说了,要不怎么会有“窜卡”销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