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三不”未解TD短板难争用户

(2009-07-19 01:05:45)
标签:

竞争情报

通信

移动

td

营销

it

我一个月前写了《联通坚持新“三不”政策将错失3G好局》,没有想到被多人在多处被篡改、引用为《联通“三不”设门槛,移动“三不”争用户》,而且包括一位曾对媒体称一个月可写靠稿挣两万的高人。月挣两万,即使按最知名通信媒体给我按最高的“专家稿”档次计算的稿费,也需要写数万字,我想我是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能力的。

 

既然联通“终端不补贴、不销售终端、不支持过渡”的“三不”说法是我博客引发的,那我就在这里对联通“三不”做一个全面的解释和分析。

首先,联通“不支持过渡”只是试商用期间的做法,移动157的TD试商用也一样,事实上,早在数月前,常小兵等联通高层就表示过,支持2G用户不换号过渡到3G。运营商高层一言九鼎,所以2G用户不换号过渡到3G,联通肯定会做到。很快我们就会看到,所以联通也就不是坚持“不支持过渡”。

“三不”中的另“两不”——“终端不补贴,不销售终端”,实际联通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竞争对手补贴终端,联通在资费上给予用户优惠。自己不销售终端,联通转而通过深度定制终端推动终端的发展,实际上现在电信、移动也都在想尽办法降低自己销售终端占全部终端的比例。联通采用终端产业链最为成熟的3G标准WCDMA这是其执行这“两不”的基础。

 “终端不补贴,不销售终端”会对用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如果利用恰当的话,可能正好是在3G初期将2G/3G用户做一个区隔,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这可能是运营商、消费者双赢的做法。

当然联通处于一个动态的竞争市场之中,联通也应该关注竞争对手的促销活动,如果不能根据竞争环境变化对自身策略做一些调整的话,很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关于联通“三不”的分析看博友毕朝晖的解释《移动“三不”嘲笑联通很有意思吗》)。

 

需要注意的是适当的补贴对促进用户增加有一定的效果,但高额终端补贴是“伤敌一千,自残八百”的策略,如果没有很好的网络支持,高额补贴的结果很可能也是3G手机当2G用,或者招致大量的投诉,当然也有消极者可能采取关机自认倒霉的处理办法

 

有人将联通这“三不”与移动的“三不”做对比了,看来我也得评评移动的“三不”。移动推出了“不改号、不换卡、不需要登记”的“三不”政策也不是一天了,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我在《2009年中国3G还只是在“敲门”》,三大运营商年初获得3G牌照后,今年还分别有明显的“短板”要补。

不改号:三大运营商都已承诺“不改号”,近期肯定会陆续实施,实施后商用城市数量最少的中国移动很难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不换卡:“换卡”还是“不换卡”,实际消费者并不在乎,运营商也不在乎,“卡”的成本有限,如果“换卡”能带来性能明显提升,有什么不好?记得北京移动还推出过GSM免费换卡的活动。

不需要登记:对消费者来说,主要体现在方便用户上,与“要成为3G用户需购买3G手机”相比,其意义也并不大。TD与另两个3G标准相比,终端还有非常明显的差距,近日,中国移动老总王建宙再一次明确表示,TD最大的瓶颈是手机。

对网络覆盖城市少,终端仍是瓶颈的TD来说,移动“三不”也很难“争”来多少“用户”,因此,我在回顾上半年3G时,关于移动的标题是《移动:科学发展TD仍需“大智慧”》。

 

建议各运营商还是自扫门前雪,各自解决自己的3G“短板”,更全面公正地分析市场,而不要“以己之长比彼之短”,那样比较而来的“优势”很难说是竞争力。

 

另:鄙视一下北京移动家园卡的对比广告:

最新的家园卡促销彩页上,正反两面都出现了直接对比的内容。

正面直接与联通资费对比,“联通在京郊区外拨打需要0.54元/分钟,而家园卡仅0.35元/分钟!”。

背面图“90%的人都在使神州行”上,神州行家园卡:神州行标准卡:中国联通:中国电信=135:56:8:1,边上标准单位是人数,不知道是百人、千人还是万人,更奇怪的是中国移动全球通和动感地带的用户都跑哪里去了?

借用曹植的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