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TD新增试商用选择性资费背后的含义
(2008-09-10 11:04:06)
标签:
电信td移动竞争情报it |
工信部网站公布了中国移动的备案报告《关于增加TD-SCDMA试商用选择性资费方案的报告》,可见工信部对TD测试的重视,新浪科技头条加以《工信部公布低价TD套餐幕后》加以解读,看来无论是网媒,还是传统媒体,单靠爆料吸引眼球已经很难生存了,必须对新闻做深度加工,这有点像我们做的竞争情报工作。不过媒体这样,也需要竞争情报工作者更努力地去工作,否则媒体都公开了,竞争情报工作者如何挣钱?
比竞争情报更难过的可能是行业咨询,一些分析师和研究报告的深度还没有媒体记者、企业市场研究人员深,甚至在管理或市场或财务或政策或信息真伪方面,有明显的纰漏,页数多的报告,企业还只当作资料收藏,页数少的企业则看不到任何价值,相信这样的咨询很难有人买单?
昨天在IT龙门阵上,谢文对IT公司财报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随后提出了自己对IT行业的看法(详见谢文:年轻人一定要沉稳 创业不比打工高明),其中对一个网友关于瑞银报告的提问的回答很有意思,谢文说,瑞银只是“我们”的小兄弟,它们并不懂中国市场,这意味着它们对企业的评级并不被谢文看好,企业给予瑞银这样的证券分析机构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值得业界反思呢?
回到中国移动的备案报告。要做竞争情报,当然应该比新浪科技解读得更深,时间关系,这里简单分析一下:
1、工信部刊登的此报告的目的浅析:
(1)新浪的文章认为是“工信部接棒主抓TD”的标志,其实,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早在几个月前就积极推进TD了,如果咨询公司在一个此后行业分析中,包含“工信部接棒主抓TD”的话,企业很难为这样的报告付钱。
(2)根据电信资费管理规定,此报告是中国移动上报的备案报告,也就是说,TD资费和其他移动资费一致,国家是放开的,运营商制定后,只需按要求备案就可以了。因此,新资费推出是中国移动明显的主动行为。
(3)“运营商的资费套餐由主管部委公布”实际并不奇怪,工信部网站应公布所有运营商资费备案信息(见电信资费备案汇总表(2008年),作为网站首页工作动态(类似网站首页顶部的焦点新闻)公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显示对TD试商用的而重视,实际TD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项目,早已是工信部工作的一个重点。
(4)工信部公布TD新资费,还有另一重意义,那就是该资费代表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重组后,移动通话和固网通话资费差异将不再存在,移动资费一定高于固定资费已经成为历史。这个情况需要引起整个行业重视。
2、中国移动上报TD资费的含义浅析
(1)试点选择广东、天津,广东包含广州、深圳两个试点城市,实际主要试点地是广东,而广东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必争之地,因此即使没有2G促销信息配合,同样可以说,在中国电信获得CDMA网路前,中国移动已经开始了广东保卫战(相信广东媒体和电信工作者可收集到更多信息),天津只是中国移动南北平衡的一个选择。
(2)新推出TD资费有两大特点。一是采用了与固网相当的资费,这对GSM低端用户、小灵通用户具有吸引力(广东电信小灵通将面临巨大压力)。二是TD用户细分已经开始,中国移动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市场(虽然不同时期会有侧重点不同,从这里也可看到,无论给中国电信CDMA建议高端市场、低端市场还是校园市场,给TD建议校园市场的分析,与企业实际操作相比明显落后,N年前麦肯锡建议联通CDMA聚焦高端的报告显然有明显不足)。
(3)选择9月开始在广东、天津实行,中国移动将充分利用“中国电信获得CDMA网络并开始正式运营前”的一个多月的“空档期”规模推进TD。
(4)从试点安排看,中国移动还是非常慎重的。需注意根据备案规定,中国移动通过一句官方语言“其他TD-SCDMA省份的试点工作将根据广东、天津的试点情况和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将选择权留在了自己手中,随时可以推出,而且不需要再走备案程序。
(5)资费战后果浅析,相信3G以这样的资费出场,业界担心的价格战不会大面积出现,3G语音低资费将推进运营加大数据业务研发和推广,从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时间关系,以上只做一个简单分析,欢迎网友联系探讨。
MSN及邮箱:fuliang.ci@hotmail.com(付亮的竞争情报圈,ID为我的名字全拼+“.”+竞争情报的英文缩写“CI”)
手机:13011285896。
欢迎加入竞争情报讨论组:!IT竞争情报讨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