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肉搜索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

(2008-07-14 11:21:52)
标签:

竞争情报

搜索

it

近期,人肉搜索开始火爆起来,众多网民可以根据一个人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痕迹,对其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判断,包括姓名、年龄、照片、简历、博客地址、论坛昵称等各种信息,甚至包括手机号码、邮箱、QQ号码、家庭住址等各种私密信息。

有人称,“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以自己的专业背景、亲身经历、道听途说甚至冷嘲热讽来回答问题。

实际上,人肉搜索应该包括几部分:

1、全面的网络技术搜索(由多个人共同完成);

2、搜索对象信息与网民实际信息(由网民合作共同完成)比对,发现新线索;

3、网民共同对已有信息的做深入分析、判断真伪、而且不同网友之间相互验证;

4、每一个新的线索将落入一个已有的“信息库”中,不断提高“信息库”价值,和对目标信息对象的认识;

5、来自搜索网站的支持。

这实际与竞争情报信息挖掘非常类似,竞争情报信息挖掘同样需要:

1、高超的网络信息和传统信息搜索技术;

2、搜索到的信息将与已有信息比照,以发现新的线索,尤其是一些即将出现信息变异的“弱信号”;

3、搜索到的信息与行业惯例、行为研究等相结合分析,从而判定真伪;

4、针对同一类专题,竞争情报工作者应该建立信息库,通过积累,不断增加新的信息,从而为信息分析提供更全面的基础;

5、竞争情报工作需要所在公司的支持和不断创新的信息搜集、分析等先进技术的支持;

6、虽然竞争情报工作不能象人肉搜索那样公开,但由大量的一线参与者提供信息同样是竞争情报分析中最宝贵的难得的一手资源。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人肉搜索的操作是公开的,是参与者义务为某个热点做的情报服务,而竞争情报信息挖掘,更多是在秘密中进行,部分结果是为自己公司或客户服务的,而其他结果也是再做一个有意识的信息收集,以便为将来的工作服务,所以大多有直接收益或间接收益。出于工作需要,我曾对电信、互联网的几十位名人做过或深入或粗浅的信息分析,其中部分也反应在我过去所写的报告或博客文章中,当然大多数并不适合公开,只是更有利于我对所研究公司的现在和未来的了解。尤其在互联网领域,大多数公司都有自己的个性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交流。

相关:

[人肉典型案例](来源现代快报)

  1 铜须门

  2006年4月12日深夜,一个网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帖子,他以悲情丈夫的身份爆料说,其结婚六年的妻子,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在一次网友聚会后与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发生了一夜情。锋刃透骨寒在帖子中还贴了一段幽月儿(其妻子)与铜须的QQ聊天记录,并且公布了铜须的QQ号。这个帖子一出现,立即在网络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该帖的点击率每天超过20万次。从猫扑网到天涯网,再到门户网站,对网友铜须的道德义愤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声讨铜须的帖子贴满了各大论坛。而通过人肉搜索,铜须的真实身份也在网络上曝光,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产生了不可预料的冲击。

  2 周老虎

  2007年10月,陕西省林业厅对外宣布,镇坪猎人周正龙在山上拍到华南虎,并公布了数十张照片。但不久之后,这些照片就受到了网友的质疑,网友“攀枝花xydz”在“打虎派”的大本营——色影无忌华南虎临时论坛里发帖称:“老虎是假的。我今天仔细看我家的一幅挂在墙上的老虎画,除了耳朵不一样,哪里都是一样的,连老虎的纹路都是一样的。但我不知道怎么传图,我已经拍下来了。”

  随后,年画虎公布,但陕西官方仍坚持“周老虎”为真,经过8个多月坚持不懈的“打虎行动”,涉嫌造假的周正龙终于被抓。

  3 踩猫女子

  2006年2月28日,一组记录残杀小猫的图片被各大网站转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谴责。“眼睁睁看着一双漂亮的高跟凉鞋踩过来。它绝望地回头哀号时,尖尖的鞋跟钉入了它的眼睛和嘴巴。猫头顿时碎成肉末,眼珠滚到了一边……”

  “踩猫事件”一夜之间成为各大网站的热帖,网站上的评论成千上万。网友们一个个愤慨万分,对“踩猫”女人声讨谴责,誓要将凶手揪出来。还有网友将女子头像制成“宇宙A 级通缉令”,号召大家“抓住这个残害小猫的罪恶女人”。不久,女子的真实身份被公布。

  4 显摆的兰董

  2005年5月,一个自称拥有几十亿名字叫“兰董姐姐”的女子在网络上发表了《70后兰董:80、90后的女孩,你们都是便宜货》《兰董又出新视频:80、90后的低劣品别做豪门梦》等视频,一边狂骂80后、90后,一边显摆着自己的名车名包,甚至称自己曾经包养过金城武。

  通过网友们发动的人肉搜索,发现所谓的“兰董”不过是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对面某大厦25层一个视频网站的小职员。

相关:

近期竞争情报应用收获:

试析新电信对华盛集采模式的扬弃 【2008-7-4】

中国企业份额过高也可能是行业危机 2008-07-10 】

关克给企业背景博客写作者的警告 【2008-07-09】

中移动还未确定获td牌照 【2008-6-12 】

深度挖掘:谁将入股中国电信 【2008-6-6 】

预警:两大4G专利联盟无中国企业 【2008-6-19】

电信获得td牌照可能性几乎为零  【2007-2-13 】

挑战日本 从竞争情报开始 【2005-9-17 】

 

理论研究:

置疑观点更易引起各界关注 [情报搜集] 【2008-3-14 】

竞争情报如何应对记者和网媒的障眼法 【2006-2-15 】

战争模拟不是电脑游戏已经成为竞争情报分析的重要工具 【2006-4-20】

更多请到《!IT竞争情报讨论组

 

相关书籍推荐: 

最近看的两本竞争情报书,推荐一下 【2007-5-30 】

推荐《情报制胜:企业竞争情报 【2005-8-4】

推荐《竞争情报应用战略-企业实战案例分析》 【2005-7-11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