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增值业务需要重视营销策略
付亮
(原发于2008年3月28日中国电子报)
语音业务资费持续下跌,使用量增速也开始降低,移动运营商语音收入增长受到了明显限制,这就要求其将业务重点转向增值业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正在积极运作。
竞争已经开始
即将到来的3G将提供更宽的带宽,这为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增值业务提供了基础。事实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已经开始通过2.5G网络提供手机报、手机邮箱、移动股市、手机电视等3G时代可能使用的增值业务。获得澳门3G牌照,更为中国联通提前实验3G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虽然还没有移动牌照,但其在增值业务扩展中已经考虑到了未来向移动业务的延伸。在信息搜索方面,中国电信的“号码百事通”已经开始和中国移动的“12580一按我帮您”展开了信息服务平台的争夺。广电部门也积极开展手机视频服务。
可以看到,虽然3G牌照未发,3G增值业务的储备和竞争已经开始,产业链中包括服务提供商的增值服务合作伙伴、设备技术合作伙伴等盟友。要想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必须有“大智慧”。
七项策略助其成功
第一,在产品规划中加入营销设计。先有产品后推销的方式,在3G时代很难成功。3G时代营销已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前期的产品定位、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营销的推进过程,否则即使产品很好,也可能被竞争对手抢了先机。
第二,尽早提供体验环境,和用户一起研发产品。在3G时代,搭建一个良好的3G增值业务体验平台非常重要,通过免费、赠送、有奖测试等活动,鼓励消费者尝试新业务,而理想境界是和消费者一起研发产品,一起完善产品。对3G增值业务来说,由于对手机有更高要求,因此,应在主要的大城市建设体验环境,为消费者提供试用场所,以促进其购买终端及服务。从成本考虑,也可在互联网上提供模拟平台,以增进消费者对业务的理解。
第三,深入分析业务与消费者的相关性。运营商拥有海量用户业务使用信息,这是分析用户行为的宝库。运用智能分析工具,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发现消费者共同的爱好,发现不同业务之间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推广产品,将明显降低营销成本。同时,还可对消费者需求进行业务分析和相关业务的延展以及创新,用来丰富业务品种,增加业务使用量,提高收入。
第四,大力推行“拉”式直销服务。3G时代业务特征将呈“长尾”状,除头部外,大量的业务用户规模有限且覆盖范围很广,因此传统营销模式效果就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广告、短信、相关业务促销等模式,将新业务介绍给用户,并促使用户主动定制业务,将占据越来越重的比重。
第五,实现业务从2G到3G的平滑过渡。现有2G、小灵通网络已经可以提供大量的增值业务,如短信、手机定位、移动支付等,在3G强大平台支持下,这些业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有效地将现有2G业务平滑过渡到3G(例如鼓励短信用户使用彩信,鼓励语音用户使用视频电话业务),其营销成本明显要低于向新用户推广,运营商应抓住转换机会。而一个运营商如果在从2G向3G过渡中遇到障碍,也是其他运营商吸引用户的最佳时机。
第六,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力量,积极把控内容。增值业务的竞争,已经不是几个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已经渗透到了技术后台、服务、内容、渠道等各个层面。只有充分整合产业链的力量,形成合力,才可能建立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尤其是在内容的把控上,运营商不可能拥有或购买所有内容,因此必须建立多种模式的内容合作方式,形成内容差异化,进而形成竞争优势。
第七,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互动。增值业务除了利用业务平台、终端、互联网、客服电话进行线上营销外,共同爱好者聚会、主题活动、产品展示以及将营业厅改造为业务体验厅,这些线下营销都将为运营商提供直接与潜在用户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会加深用户对业务的理解,带动业务销售。
相关:
工信部发出中国3G加速信号
[竞争情报搜集] [原创 2008-06-11
]
电信重组细节通过待批
3G发牌拖到年底 [原创 2008-06-02
]
绿色:电信设备商改变格局最重要武器
[原创 2008-06-05 ]
无主与越位:中国足球和TD通病
[原创 2008-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