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入探讨漫游费

(2008-01-10 11:45:27)
标签:

竞争情报

电信

资费

漫游费

it

 
 本文直接相关博文
 我的歪评瞎论:2008-01-09 电信业务零成本假说不成立
 乔楠:2008-01-08 漫游费只降不免如同隔靴搔痒
 相关博文
 合理的漫游费结构分析
 阚凯力:取消漫游费是误解
 移动通讯漫游资费构成及下降障碍
 希望漫游费上限下调政策春节前实施
 
在前两篇博文后,mobile me,mobile you(范伟)和CMCC宁宇 都有很不错的发言,这里继续探讨。
 
1、关于同城特例。
“后付费用户漫游到广州,拨打当地是0.8元/分钟,接听是0.8+0.7/分钟,其中接听的0.7如果对方是统一运营商,则不收,如果是不同运营商,要付给另外一家运营商。”
这是有问题的。
首先同城特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执行不一致,中国联通两个网好像也不一样。
关于接听来自漫游地的电话,很多时候主叫是要收长途费的,因为主叫的计费中心认为其是长途电话,因此没有接听“不同运营商”的电话,“要付给另外一家运营商”的说法。同一运营商好像也不全是不收。
 
在北京移动原资费接受和一朋友向上海10086咨询,都得到中国移动接听本地电话(未加区分)只有基本漫游费,不收长途费,不知道实际执行是怎样的,请CMCC宁宇帮助解释一下。
 
2、漫游费“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运营商公司的集团内补偿,以及避免号卡串货和冲值卡串货。”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运营商内部管理问题,由消费者买单。
 
3、“漫游费中的长途费(0.7 )要取消,最倒霉的是固网,因为目前这笔钱主要是给固网的”
我认为这是误解,一是目前四大运营商覆盖全国的骨干网络都建成,移动运营商集团内的长途接转不应该向固网运营商付费。而原本固网主叫异地手机,就要收取长途费的。二是此长途费确实存在,因此不能简单取消,而是应该当作附加的增值服务给予优惠。
 
4、从消费者考虑,同等情况下,被叫资费应该低于主叫,这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欧盟的标准被叫基本在主叫一半左右。
 
5、国泰君安的计算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证明一点,实际漫游费利润占移动运营商业务利润的比重并不大,而由于漫游较多的用户都使用了套餐,按基本话费收取的漫游费比例更小,漫游费下调对运营商业绩影响不大,反倒会促进通话时间增加。
 
6、中国消费者协会一负责人明确其要求取消的是“0.2元/分钟”的漫游附加费,虽然不合理,但如果本地基本话费、长途话费的上限不调整,运营商反倒乐意接受。
 
7、实际各种漫游套餐的陆续出台,漫游成本已降低不少,应该都远大于消协要求的“0.2元/分钟”,现在吃亏的是没有加入套餐。而上限下调受益的正是这些消费者。
 
最后希望大家积极到搜狐第五届IT新闻奖暨年度优秀博客评选,给mobile me,mobile you(范伟)和CMCC宁宇 两大热心电信博客投票。谢谢。
 
 
回复精选:
CMCC宁宇:
同城特例的问题,我在计费原则里说了,这么干讲实在费劲,如果有机会可以画画图,连原理带结果效果都会好得多。
其余2-7项,同意。
 
付亮:
同城特例很复杂,问了联通的,两个网政策好像还不一样。
计费原则我基本懂了,不过我也说不明白。 
 
CMCC宁宇:
对于1的问题,再举几个例子说明吧:
例子1,上海的固定电话用户呼叫一个北京漫游到上海的移动用户,固网交换机判断呼叫的是北京的移动号码,就基于远端出网的原则,将通话接到北京的固定与移动的互联点,并向主叫用户收取长途费。对于主叫用户来说,计费的和收费的都是固网,既不知道也不关心被叫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而这样的情况下,移动在路由上也付出了从北京到上海的资源,因此应该收长途费。
例子2,上海的中国移动用户呼叫一个北京漫游到上海的中国移动用户,移动交换机先判断并得知被叫用户的位置,于是进行本地接续,对主叫和被叫用户都免收长途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被叫话单中看不到主叫位置,因此无论是这个主叫用户是在上海还是漫游出去了,对被叫用户都是免收长途的。
另外纠正一下,后付费漫游基本话费是0.6元/分钟,而不是0.8,后付费还是0.8呢。
再补充一下,第7点提的非常正确,现在商旅套餐等已经降低了漫游用量大的用户的费用支出,只不过大家习惯于受益不说话,所以比较少的人提这事。
 
付亮:
   尚儒客栈 在上文中提到:
   另外纠正一下,后付费漫游基本话费是0.6元/分钟,而不是0.8,后付费还是0.8呢。
呵呵。看得太多了。没注意。预付费是0.8元/分钟,后付费是0.6元/分钟。实际就是在本地通话上限的基础上增加了0.2元/分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